Board logo

标题: 手把手教你读懂棉花研报-规则和政策 [打印本页]

作者: 龙听    时间: 2020-3-24 16:11     标题: 手把手教你读懂棉花研报-规则和政策

不少基本面研究者在商品研究中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政策。辛辛苦苦供需数据一大堆,政策稍有变动,全部推倒重来,让人头疼不已。但是政策和行业规则又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他们也是基本面研究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农产品,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资源,国家天然有保护本国农民和农业的职责,并制定相应的政策。

就棉花而言,主要有如下政策:


4.1 棉花进口政策

表2:棉花进口政策演变

时间

主要内容

2001

中国加入WTO,承诺对配额内进口棉花征收1%关税。配额外进口关税按76%计征,到2004年配额外关税下降到40%。此外,在2001-2004年间,逐年加大棉花配额量,由2001年的78.1万吨扩大到2004年的89.4万吨。

2005年5月

中国对棉花进口实施滑准税政策,税率幅度为5%-40%。配额内关税税率为1%,数量为89.4万吨沿用至今。

2015年-2018年

由于中国储备棉库存巨大,开始抛储,除正常进口配额内棉花外,滑准税内棉花进口数量几乎停止。

资料来源:中银国际期货


目前国内棉花进口政策,除配额内1%关税进口数量为89.4万吨以外,滑准税内棉花进口数量受国家调整控制。

进口政策就如同连接内外两个市场的阀门。由于各国农业发展水平不一样,成本差距长期存在。政策会根据情况,决定何时放开阀门,放水多少,以平衡市场。当然政策也包括长期固定政策,也包括临时政策。尤其突发和临时政策超出市场预期,对价格的影响较为剧烈。


4.2 储备棉轮入轮出政策

详细的国家储备棉轮入轮出政策和具体情况,我们在这里不作累述,其历史悠久,且内容丰富。其中政策的转折节点在2014年,之前国家储备棉抛售和竞买,一般为固定的统一价,数量固定或无限量。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对市场人为设置了支撑价或压力价,市场流动性大大减少。同时,固定价大大增加了国家收储的成本,也容易导致国内纺企成本高昂,订单流失,不利产业发展。2014年后,储备棉轮入轮出政策明显市场化,预期化。轮入轮出价格采用市场价,每周浮动调整。轮入轮出数量根据当年国内供需调整。

当然,行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会存在缺陷和不足。但也不乏机会。同时,政策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投资机会。所以,除了研究基本供需之外,政策的研究也不可偏废。政府或政策作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力量不容小觑。

棉花除了进口政策、储备棉轮入轮出政策外,还包括直补政策、新疆棉运费补贴等。

棉花作为上市品种,其交割制度和规则也经历过几轮修改和完善。熟悉基本的交易规则和交割制度,也是投资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欢迎光临 龙听期货论坛 (http://www.qhlt.cn/)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