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期货量化学习 | :期货量化 |
返回列表 发帖

盉是中国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盉的形状较多,一般是圆口,深腹,有盖,前有流,后有鋬(音畔),下有三足或四足,盖和鋬之间有链相连接。青铜盉最早出现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即夏文化),盛行于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战国。中国古代青铜器从商代晚期开始,造型特点是敦厚凝重,装饰繁复,图纹威严神秘,西周大致秉承商代旧制而略有变化。随着王权衰落,礼崩乐坏,青铜礼器中逐渐透出一些令人轻松的气息,旧有的神秘、庄重与沉闷渐渐隐去,而新的有创意的造型和纹饰,一步步走向百姓生活。
1. 古代酒器,用青铜制成,多为圆口,腹部较大,三足或四足,用以温酒或调和酒水的浓淡。盛行于中国商代后期和西周初期。
【名】 古器名 ancientutensil 青铜制,圆口,深腹,三足。为酒水调和之器,用以节制酒之浓淡。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 。
【动】 调味。后作“和”。如:调盉(调味) 。


盉 hé 形声。字从皿,从禾,禾亦声。“禾”指“五谷”、“粮食”。“皿”指“容器”、“盛器”。“禾”与“皿”联合起来表示“把五谷所酿之酒放到容器里进行配比品尝”。本义:调酒器。转义:盛酒器。说明:盉作为一种调酒器皿,在我国出现得很早,大约六七千年前就有了。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器中就有盉。
1、盛酒器和盛水器。流行于商代至战国,主要用途是盛水以调酒。基本造型为圆腹,带盖,前有流,下设三足或四足。商周时期,盉口大,腹深,流直,多作分档式袋足或柱形足,商代足则多做成空心。春秋战国时,盉口变小,腹部扁圆,流往往做成弯曲的鸟头或兽头状,蹄形足较为常见,有的蹄形足做成动物形象。许多盉还加上弯曲的提梁,并用环索连结盉盖与提梁,造型轻盈秀巧。

2、古代酒器。青铜制。大腹敛口﹑前有长流,后有鋬,有盖,下多为三足。盛行于殷代及西周初期。王国维《说盉 》 :"盉乃和水于酒之器,所以节酒之厚薄者也。"郭沫若《长安县张家坡铜器群铭文汇释》:"金文'盉'从禾者,乃像意兼谐声。故如《季良父盉》,字像以手持麦秆以吸酒。"一说,调五味之器。见《广韵.平戈》。
3、调味。后通作"和"。
4.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盉,调味也。从皿,禾声。”即是用于调和酒味浓淡的器物,为酒器。但同时考古资料表明盉又常与盘配合使用,有研究者认为应为水器。究竟属何类抑或二者兼有,学术界仍有不同意见。盉一般为圆体,深腹,有盖,前有流,后有鋬,三足或四足。始见于二里头文化(夏代),盛行于商晚至周初,春秋战国时出现提梁盉(有称为鐎盉),群舒及淮河一带还有鬲形盉(又称献形盉)。此为群舒器。
5.凤盉fènɡ hé
古代酒器。因铸有凤形饰物,故名。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凤盉》:“ 唐 碑文:‘瓦釜之於黄钟,饕鼎之於凤盉。’(凤盉)器名。见《博古图》。”按,《重修宣和博古图》卷十九有“ 汉凤盉”图。


962bd40735fae6cd6ece54f80bb30f2442a70f34.jpg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期货论坛 -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发布源码(包括函数、指标、策略等)均属开放源码,用意在于让使用者学习程序化语法撰写,使用者可以任意修改语法內容并调整参数。仅限用于个人学习使用,请勿转载、滥用,严禁私自连接实盘账户交易
  2.本站发布资讯(包括文章、视频、历史记录、教材、评论、资讯、交易方案等)均系转载自网络主流媒体,内容仅为作者当日个人观点,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做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能依靠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不对因使用本篇文章所诉信息或观点等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发布资源(包括书籍、杂志、文档、软件等)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仅供个人免费交流学习,不可用作商业用途,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4.龙听期货论坛原创文章属本网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龙听期货论坛”,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本论坛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时,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方式:http://www.qhlt.cn/thread-262-1-1.html
如何访问权限为100/255贴子:/thread-37840-1-1.html;注册后仍无法回复:/thread-23-1-1.html;微信/QQ群:/thread-262-1-1.html;网盘链接失效解决办法:/thread-93307-1-1.html

人面盉
洛阳钟鼎青铜器产品信息
洛阳钟鼎青铜器复仿制
洛阳钟鼎青铜器复仿制(2张)
名称:人面盉
年代: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200-1100年
复制件规格:高11cm、口径8cm
作用:容酒器
出土地:河南安阳市殷墟
馆藏地:美国费利尔美术馆
简介:该器为大口宽腹圈圆足式,有盖,为具有龙角的人面形,两耳有孔,人面仰天朝上。器盖与器身连起来看,如同一个仰卧的人头,形态甚为奇异。器身显得较矮,在两旁近额处有两只兽面状贯耳,恰与人面双耳巧妙相对;另一个流(出水管);器底圈足边镂三孔,一孔在流之下,其他两孔分别在盖耳和贯耳之下,可用系深以系绳提携。在腹部和器盖的两角之间,主要饰有商代常见的龙纹,圈足上则铸饰云雷纹。这件形状独特,设计巧妙,装饰风格又殊为怪异的人面,实在是罕有之物。
西周鸭形盉
洛阳钟鼎青铜器产品信息
名称:鸭形盉
洛阳钟鼎青铜器
洛阳钟鼎青铜器(4张)
年代:西周
出土:1988年河南省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
原件规格:通高25.2厘米 长31.8厘米
复制件规格:高31cm、长35cm
现藏:河南博物院
用途:家居摆放、商务礼品、外事礼品、高档文化礼品
盉与爵配套可以盛酒,与盘配套亦可盛水。鸭形盉以鸭腹为器身,背部开口,上面加盖,腹下铸柱状足,鸭首当流,鸭尾作鋬,鋬上站立一小铜人,以其手足将器身与器盖巧妙地连为一体。盖沿与口下饰长尾凤鸟纹一周。盖内有阴刻铭文43字,笔画均匀,字迹清晰。铭文记述应国使者“匍”到氐这个地方探访邢国的国君邢公,邢公派一名叫的官员会见了他,并赠送给他一些礼物。后来匍用邢公所赐的铜做了这件盉,以作纪念。
该盉造型新奇,极富想象力。整体酷似水鸭,或可名之为凫,为水鸟,善飞翔。器物整体设计精巧别致,匠心独运。器体上的龙、牛、鸭、人等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巧妙和谐地分布于器物的适当位置上,充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蕴含着艺术氛围,的确是一件将艺术之美与生活之美完善结合的绝妙佳作,令人叹为观止。它是根据西周严格的等级制度所制造,像匍这种卿大夫一级的贵族,只能用鸭、鹅之类造型的器物。由此可见这件鸭形盉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亦是研究西周时期礼仪制度的实物资料。
楚途盉
春秋时期青铜器,通高25.2厘米,口径10.8厘米,重4105克。前有短曲形龙首流,龙首为双目外突,小圆口,头顶铸出扉棱,作鬣。两侧辅以蟠虺纹,填以细密的羽状划纹,龙颈密饰鳞纹。后有扉棱形尾饰,上密饰相互缠绕的蟠虺纹,填以羽状细划纹。肩前后设夔龙形提梁。前端铸出龙首,双目圆睁,张口,上唇翻卷,两侧面辅以蟠虺纹。后端短尾上卷,内填以垂鳞纹,龙身弯曲,表面密饰鳞纹。体后部下侧附一圆环,有活系与盖相连。盖作圆盘形,罩盖在盉口上,盖顶有环行钮,有链条与龙身提梁相连接。盖面密饰回纹与云雷纹组成的装饰带。腹部二周为凸绳纹,内饰相互缠绕的蟠虺纹。肩部施一周云雷纹,并有金书铭文“楚叔之孙途为之盉”八字。腹下设三蹄足,足上部铸兽面纹,兽面两眼之间附以扉棱作鼻,兽面两侧辅以卷云纹。枫桥何山出土,1993年被国家文物局鉴定组定为一级文物。
龙首盉
龙首盉(音禾)是一件春秋晚期的青铜酒器,
洛阳钟鼎青铜器
洛阳钟鼎青铜器(4张)
1955年从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
高24.7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7.5厘米,重7.1公斤。
器物完好,通体铜绿,造型别致,风格独特,是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 476年)很特别的铜盉,祭器中的精品。该盉为方形,鼓腹、曲尺圈足,盖面正中置一小钮,镂空厚唇,口与圈足上下对称,和谐统一。前置瞪眼张嘴的龙首流,龙颈(流)作两度弯曲,胸、背附着扉牙,增添灵动魅力;后有镂空兽形鋬,卧兽雄健回望,神气活现。腹部两侧各置一环状钮,便于系索。整个器物造型新颖、装饰活泼、铸制考究、古朴典雅。
春秋晚期的青铜器,在安徽省最重大发现要数蔡国的蔡侯墓出土的铜器群,计有123件,加上兵器、乐器、马饰等共计557件,其中有铭文的铜器 60余件。这批蔡侯墓出土的青铜器,统称为“蔡器”。有趣的是这件蔡器当时并不叫作“龙首盉”,而是叫作“龙嘴壶”,为什么呢?原来由于这件器物造型别致,引起分歧。因为盉通常有三足,它没有,而是圈足,样子像壶;有人认为它是商周盉的改革,是一种异形盉。事也凑巧,后有一件战国青铜器出土,样子和“龙嘴壶”很相似,而且上面铭文中还有“盉”的字样,故定名为“龙首盉”,可见无足有圈底的盉自古有之。这种春秋异形盉,流行于江淮地区西部的方国中,地方特色浓厚,是这一地区青铜文化的代表性酒器,属“中国文物精华”,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吴王夫差盉
吴王夫差是中国春秋末期的吴国君王,流传至今,有关他的历史实物已是少之又少。吴王夫差盉,就是两千多年前吴王夫差遗留下来的唯一一件青铜酒器。
这只盉,高约27.8厘米,口径11.7厘米,腹径24.9厘米。
整个盉通体上下都由龙纹进行装饰,表明了它出身高贵,应该是春秋时期某诸侯国的宫廷用具。这件盉的顶上有盖,盖上有系,套在链上的一端,另一端与提梁上的小系相接。
整个器物上最突出的是盉的弧形提梁,采用了一个龙的造型,提梁内部是中空的,由无数条小龙相互纠缠交结而成,这被称为透雕交龙纹。盉的腹部呈扁圆形,圆口深腹。盉表面上也饰有变形的龙纹。腹的一侧有一个短而曲折的龙头流,圜底下置三个兽蹄形足,足的上部是变形兽面纹。整个器型极为规整而优美。
这件青铜器造型古朴典雅,堪称中国春秋晚期青铜铸造的上乘之作。吴王夫差盉上还刻有一句铭文,它不仅标志着此盉的身份,更揭示了两千多年前这位君王的一段情感故事……
盉的肩上有一周铭文,铭文大意是吴王夫差用诸侯敬献给他的青铜,为一位女子铸了这件盉。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 吴王夫差盉肩部有一条弧形的提梁。整个提梁是一条龙,龙体中空,是由无数条小龙相互纠缠交结的形式组成,称为透雕交龙纹,腹部呈扁圆形,饰变形的龙纹。腹的一侧有一个短而曲折的龙头流,圜底下置三个兽蹄形足,足的上部是变形兽面纹。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虺龙纹盉
虺龙纹盉 国之瑰宝
虺龙纹盉 国之瑰宝
上世纪70年代,繁昌出土一件古铜器,样子像把铜壶,器身布满铜锈,花纹特征模糊不清。经文物工作者仔细洗刷干净,才露出庐山真面目,使考古人员为之震惊,原来它是春秋时期一种盛酒器,称“盉”,因为器身铸刻虺(音毁)龙纹饰,故名“虺龙纹盉”。该盉通高29厘米,口径17.5厘米,重7.5公斤,敞口、束颈、椭圆腹。盖微凸,上有一条虺龙盘起,昂首睁眼,两角后翘,身体修长,通身鳞纹,栩栩如生。腹部饰四组窃曲纹一周,前有流(出水管),后有鋬(把柄),流、鋬均饰云纹,鋬和盖以一条铜链相连。整个造型浑圆稳健,通体铜绿,光泽莹亮,规整古朴。虺龙纹是青铜器纹饰之一,古称蛇为虺,蛇是古代江南土著的图腾之一。此盉造型、纹饰,不见于中原同时期青铜器,是江南青铜文化的地方特色。
中国青铜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它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春秋时代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周王室铸器减少,但各诸侯国大量铸造,出现了青铜工艺新技术新成就。1978年6月,在繁昌县城东郊汤家山春秋墓出土的这件虺龙纹盉,应属吴国的遗物,因为繁昌在春秋时期为吴国的边邑。吴国青铜器和黄河流域青铜器一样,发展很早,无论是浇铸、造型、纹饰,与中原文化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但又呈现出地区性的特色。它们不像北方诸国青铜器多雄浑凝重、纹饰怪异。而是只图效用,不尚雕饰,因此少神秘威严,多简朴灵巧。如虺龙纹盉,既大方实用,又给人以清新感,是中原文化与江南文化完美的结合,代表了那个时代江南青铜文化的潮流,其精巧工艺与优美造型,至今仍具有巨大的魅力,吸引着人们。虺龙纹盉,属国家一级文物,国之瑰宝,当之无愧。
如何访问权限为100/255贴子:/thread-37840-1-1.html;注册后仍无法回复:/thread-23-1-1.html;微信/QQ群:/thread-262-1-1.html;网盘链接失效解决办法:/thread-93307-1-1.html

TOP

9f2f070828381f305c3cdda2a9014c086e06f090.jpg
如何访问权限为100/255贴子:/thread-37840-1-1.html;注册后仍无法回复:/thread-23-1-1.html;微信/QQ群:/thread-262-1-1.html;网盘链接失效解决办法:/thread-93307-1-1.html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