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春节期间积压的避险情绪集中释放,叠加节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量增价减,债市延续大涨。近期随着避险情绪释放后,市场情绪不断修复,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升,债市出现一波调整走势。短期来看,在疫情不进一步升级的情况下,市场风险偏好有望继续提升,市场进入等待疫情拐点以及评估疫情对经济影响的阶段。在受拖累的经济数据公布之前,债市仍有一定调整压力。 中期来看,疫情拖累经济后,稳增长压力大增,政策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通胀预期大概率回落。在降成本主线下,政策大概率维持宽松局面,债市中期维持看涨观点。 国内通胀预期大概率回落。最新公布1月通胀数据显示,1月CPI同比为5.4%,较上月扩大0.9BP,大超市场的普遍预期4.8%;PPI同比增长0.1%,预期增长0.2%,同比增幅略低于市场预期。1月影响CPI最核心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食品尤其是猪肉以及冬季鲜菜供需本就处于偏紧的格局。今年春节与去年错位,基数效应放大了食品及非食品的同比涨幅。另一方面,非食品主要受去年四季度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影响。国家发改委于去年12月30日上调了成品油价格,综合来看,食品和油价共振是1月CPI创下2011年11月以来新高的主要原因。PPI主要是受基数降低以及油价转涨影响,为连续第三个月回升。 春节后,考虑到季节性需求下降等因素,以猪肉为代表的肉类以及暖冬鲜菜鲜果供给大增。2019年11月补栏的生猪在今年二季度也将出栏,二季度的猪肉消费需求弱于一季度。在预期二季度猪肉价格有较大下跌压力的情况下,养殖户可能在春节后就加快出栏,导致猪肉价格下跌时点提前。整体看,前期母猪存栏、饲料产量等指标已经印证生猪产能恢复的势头得到巩固,“猪通胀”对市场的扰动将逐步消退。1月后期开始国际原油价格跌幅较大,2月国内成品油价格大概率将跟随调降,燃油对CPI的拉动作用将消退。对于2月PPI而言,除油价影响外,受疫情导致的复工推迟影响,工业品价格大幅回落,PPI大概率再度转负。基于以上考虑,我们认为通胀高点已现,后期通胀预期大概率回落,关注通缩压力再现。 MLF利率降息落地,逆回购回收无碍流动性宽松。2月17日,央行新做MLF投放流动性2000亿元,另有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投放,当日逆回购到期1万亿元,合计流动性净回收7000亿元。MLF操作利率下调10BP至3.15%,与此前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幅度一致。就流动性而言,逆回购集中到期,回收规模较大,但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维持较高水平。一方面,当前回收流动性主要为央行节后超预期投放的到期。节后逆回购续作使得其未到期余额规模较大,一直维持万亿元以上水平。随着节后复工的开展,节前投放现金回流至银行规模增加,按往年计算节后回流规模或在万亿元左右。另一方面,2月17日是中旬新缴准维持期开始日,本年度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可能落地,释放流动性3000亿元左右,故逆回购到期回收基本与现金回流和动态考核落地对冲,流动性总量水平可能维持。最后,从流动性需求因素看,本月缴税截至日延后至24日,部分地区缴税仍可后延,故税期影响可能相对较弱。预计月内资金面总体仍处于宽松状态,月末伴随税期央行仍有逆回购投放。 疫情拖累后,稳增长压力剧增,逆周期调节力度需加大。对于疫情究竟对经济的影响有多大,很难具体量化,但可以肯定的是对经济的拖累无法避免。我们估计疫情对国内经济将形成 2—3个月的阶段性冲击。国内的各项经济数据将会明显走低,经济受冲击下滑将会改变整个债券市场的运行节奏。当前来看的话,受疫情影响,稳增长压力剧增,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是在所难免的,经济大概率可能会前低后高。预计国内加大逆周期调节的政策可能会贯穿全年,对债市会有很强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