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
- 积分
- 2874674
- 威望
- 1387366 布
- 龙e币
- 1487308 刀
- 在线时间
- 13156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3
- 最后登录
- 2024-11-25
|
乍暖还寒 玉米缘何出现反季节走势? 10:36
缘何出现反季节走势
按玉米波动的历史规律,每年2、3月份是玉米价格的高位,因冬季采购旺季。然而,1905合约自去年11月12日的高点(2028元/吨)一路下滑,至2月25日创出了1780元/吨的低点;跌幅达248元/吨(-12.2%),时长近4个月。
造成这种反季节走势的原因是:看涨的预期一致性太好所至。
去年4月至9月有一波长达5个月的上涨。主要原因是:天气恶劣引发产量大幅减少的猜测、产需缺口扩张导致一致看好后市、中美贸易战形势严峻或阻碍进口。然而,进入第四季度,供求关系出现了恶化,关注重心出现了逆转,利空又被放大了!
其原因是:正值秋收季节,粮农错判形势,因惜售造成手中余粮过高,且销售时间拉长。中美贸易战趋于乐观,担忧大量进口美国的玉米和相关替代品。去年国储库共拍卖了1亿吨!大大超过了上一年的0.6亿吨。过量拍卖是由于下游企业乐观预期所至。非洲猪瘟持续肆虐,造成饲料消费下滑严重。可以说,基本面陷入“暗淡无光”的境地。
政策出手与利空因素渐次消融
1.政策托市
面对春节后粮农的集中销售,国家出台了托市收购政策,并有效阻止了价格下滑。其中,1909合约从2月25日的低点1815元/吨开始上涨,至3月19日到达了1896元/吨的高点,反弹了81元/吨(+4.46%)。
反弹的主要驱动力源(600405,诊股)自政策采购。当前,东北一次性收储工作已全面启动,收储总量为304万吨,且持续至5月底。其中,黑龙江地区收购168万吨,价格在1660到1680元/吨。尽管国储采购量并不算大,但对市场心理层面的支撑作用较大。可以推测:大连交割基准价在1800元/吨以下的面临较强的成本支撑。
另外,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8456万吨,同比增加69万吨。应当注意的是:这些收仓入库的玉米,未来仍将以出库的形式变成有效供给。
2.国储拍卖延后
市场传闻今年临储玉米拍卖或延期至6月份;同时,起拍定价调高50到100元/吨。
去年是从4月12日就开始了,并且累计成交1亿吨。有业内人士估计,当年底国储库存下降至8000万吨水平。对此,有专业人士声称:国家“去库存”战略接近完成。正是由于国储库存偏低,同时,当前供给充足,因而拍卖延迟的消息是可信的。
可以推断:今年的拍卖成本价将对期价构成较强支撑。
今年的临储拍卖将以2015年产玉米为主。有专业人士测算:在底价不变,不考虑拍卖溢价、资金占用成本、中间商利润等其他成本下,交割成本为1730元/吨。如此看来,若起拍定价调高50元/吨,则1800元/吨以下是较强的成本区域。
3月22日,中储粮网有则公告:受中储粮吉林分公司委托,中储粮网电子商务平台定于3月27日组织玉米竞价销售专场,共计6.1万吨的14/15年玉米,标地是长春周边的直属库。对于这种“爆炸性”新闻,市场认为:这仅是一个试探信号,真正拍卖还是会在2个月后的6月份。
3.新玉米播种意向
清明即将来临,北半球玉米春播将在4、5月份展开。按计划,USDA将在3月底公布种植意向。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今年我国继续推出大豆振兴计划,计划增加种植面积1000万亩。另外,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稳定玉米生产,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多途径扩大种植面积”。
据悉,2019年黑龙江省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高于玉米生产者补贴200元以上。据此,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将显著提高。按市场表现,去年11月份以来,大连玉米出现了大幅下跌,现货亦是如此。由于农户卖粮收益显著低于上年水平,这将影响2019年的玉米种植积极性。如此看来,今年我国扩大玉米播种面积的可能性不大,也就决定了产量的波动不大。
同属北半球的美国,由于中西部种植区出现洪涝,洪水可能延误或减少今年春季的播种面积。据Farm Futures调查显示,2019年美国农户可能种植9,090万英亩玉米,较上年增长约2%。
据联合国气象组织,厄尔尼诺现象将在2019年再现。如此,北方夏季易于干旱、干热。去年4月份,因天气恶劣,玉米市场出现了一波长达5个月的上涨行情。同样,今年也会出现天气炒作。如果北半球种植面积出现持平或是减少;那么,市场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度会有较强的反映。
4.中美贸易谈判的心理影响
总体上,中美贸易磋商的前景趋于乐观。对玉米而言,这显然是一个利空因素。
3月28到29日,在北京举行第八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随后,刘鹤副总理将于4月初应邀访美,并在华盛顿举行第九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
前期有消息称,中国将再度增加300亿美元农产品(000061,诊股)的进口。对此,市场担心会加大美国玉米及替代品进口,从而给玉米市场带来较大的心理冲击。
据美国农业部,中国已向美国采购了30万玉米。此消息一出,立刻打压市场。这是中国五年半来最大的玉米采购。这些玉米从4到7月发货,并没有说明本批玉米是否包含在720万吨配额内。
若按当前玉米进口关税25%计算,美国玉米的进口完税成本在2050元/吨左右。与南方港口的报价相比,美玉米没有优势。然而,若取消进口关税,那么,进口美国玉米的优势会突显,并引发大量进口的遐想。
当前,我国玉米进口实行配额制,关税内进口配额为720万吨。在没有中美贸易战之前,中国进口玉米仅几百万吨的水平,也很少超过配额。那么,此战之后,中国是否取消配额呢?在历史当中,当中国进口玉米上千万吨后,CBOT玉米会出现大幅上涨。尤其是现在美国玉米处在10年的低位。
可以说,中美贸易和谈的最大的风险点是:取消玉米的进口配额。这会在心理上造成冲击,但实际影响并不会大。最有可能的结果是:双方将关税恢复到从前的水平上。
5.供给压力渐次减轻
春节后,东北地区“地趴粮”集中上市。随着气温回升,保管难度加大,卖粮变现压力较大。如今,这一集中售粮进程进入尾声,但中间贸易商的货源变得充足。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显示,截至3月10日,主产区玉米收购量8013万吨,同比减少236万吨。市场预计主产区基层余粮平均仍有二至三成。由于剩余部分的“栈子粮”农户并不急于销售,这会对玉米价格有一定支撑。
前期,基层余粮的大规模上市,导致南北港口玉米库存达到历史高位。
截至3月15日,北方四港玉米总库存量为440万吨,较5年的平均值增长118万吨(+36%)。南方港口内贸玉米总库存量为104万吨,较4年的平均值增加64万吨(+159%)。可以说,造成港口库存积压的原因有:消费不振,企业不愿意囤货;节后,农民集中售粮。
从以上分析看,当前国内玉米的供应是充足的,集中上市的冲击基本结束,大部分粮源集中在中间贸易商。随着时间推移,消费的提供方只能是库存和进口了,因而抛压会渐次减轻。
6.消费回升仍需要时日
近半年来,受到非洲猪瘟扩散的影响,玉米等饲料需求萎靡不振;并且,非洲猪瘟会存在几年时间,根治较难,因现在还没有相应的疫苗来治疗。
可以说,非洲猪瘟是我国当前少有的生猪养殖危机。据农业部数据,我国生猪存栏水平减少了2成左右。可见,饲料养殖行业正处于寒冬。有专业人士估计:2018/19年度猪料消费减幅可能达到30%,影响玉米消费在2000万到2400万吨。与此同时,禽料消费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以消费增速15%计,带来的饲料玉米消费增量达到1000万吨左右。综合看,玉米饲料减量在1000到1400万吨水平。
然而,还有两个积极方面:
在历史当中,流行病(如:流感、非典)会随着气温的回升而自然消退。尽管非洲猪瘟没有疫苗,但也可能符合这个规律。若是如此,一旦猪瘟得到控制,那么,饲料消费将会大幅回升。
非洲猪瘟加速了生猪行业去产能化进程,集中度得到提升。近期,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一旦猪瘟得到控制,那么,生猪行业补栏的积极性就提高。同时,“猪价上涨周期”已到,未来三年,饲料消费存在长期增长的潜能。
3月USDA报告解读:中国玉米供求平衡表
在解读USDA数据前,还是需要对历史事件做一下特别说明。
去年下半年,中国统计局对玉米数据做了重大修订,导致10月份USDA数据亦大幅调整。其中,玉米产量出现大幅调高,相应消费和库存亦调高,突显供给又重新回到宽松状态。在心理上,产生了严重的偏空效应。可以说,11月中旬大连玉米的大幅回落与此有关。
1.从库存/消费比趋向看
就农产品而言,库存/消费比是研判趋向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库存/消费比呈现下降趋势,表明市场价格处在上升周期。
从表1与历史表现看:
2016/17年度库存/消费比出现了下降,为87%。如此,直接导致了大连玉米在2016年9月30日触底反转,涨势呈现两波较强的上涨,最终在2017年的3月28日出现调整。
2017/18年度库存/消费比继续下滑,降至84%。如此,在2017年10月30日,大连玉米出现了一波强劲的季节性上涨,涨势延续至2018年的1月5日。另一轮上涨出现在2018年4月至9月,涨势长达5个月。
2018/19年度,我国玉米库存/消费比继续回落至73%。然而,至今为此,没有出现上涨;相反,从2018年11月中旬一直调整至2019年的2月下旬,出现了长达3个多月的跌势。其主要原因是:上一年度的两波上涨已提前透支了!
基于前面的分析,在余下的2018/19年度,其间或许有炒作天气行情,但真正驱动式上涨行情,还需要等待年底的秋收时节。届时,2019/20年度的库存/消费比还将进一步回落。
乍暖还寒,玉米缘何出现反季节走势?
2.从产量和需求两方面数据看
产量方面:
因农业供给侧改革(去库存),我国玉米近几年播种面积没有像过去那样连年增长。如此,导致当前产量停滞不前。
据USDA数据,2016/17年度,我国玉米产量为26361万吨;2017/18年度下降了454万吨为25907万吨;2018/19年度再度下降147万吨为25733万吨。可见,产量停滞为“去库存”奠定了基础。
消费方面:
历史上,除了个别年份,我国玉米消费每年均呈现增长状态,即便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可见,玉米消费的刚性增长是与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的。
从表1看,2016/17年度我国玉米消费总量为25500万吨;2017/18年度增长了800万吨为26300万吨;2018/19年度又增长了1700万吨为28000万吨。
由此可见,产量停滞,而消费量不断增长;产不足需的缺口扩大,导致库存逐年下降。
据USDA报告,2018/19年度,中国玉米期末库存降至2.07亿吨。尽管库存下降,但这个数据还是偏大的,供给依旧充足。
结论与设想
从现状看,新玉米上市进入尾声,但中间商和港口库存依旧显示供给充足。因政策托市收购和国储延迟拍卖,安抚了羸弱中的玉米市场。因成本支撑,导致期价下跌空间有限,并呈现底部特征。
步入4月份,北半球进入玉米播种时节。按当前市场情况,中美玉米播种面积不会有大的增长,与去年持平甚至减少的可能性较大。如此,天气行情将在这一阶段展开。
此外,还有三方面利好呈现:中美贸易战的利空将得到释放;农户集中售粮结束,后期供给以贸易商、库存和进口为主;托市采购继续;同时,消费旺季来临。因此,玉米市场有望步入季节性反弹阶段,或持续至6月份前后。
6月份后,国储开启新年度拍卖,加上冬小麦上市,因而供给压力增加。此时,夏季消费进入淡季。另外,如果玉米生长状况正常,那么,收割压力亦将叠加在其上。因此,在第三季度,大连玉米市场通常以回落为主。这种状态一般会持续至8月底或9月初。
进入9月份,市场步入新的2019/20年度,玉米供求关系或重新呈现偏紧的状态。
这一结论将由几方面促成:产量停滞不前,变动不太;消费逐渐恢复,因生猪存栏步入景气周期;国储库存再度下降,扩大进口是未来的趋势。
在以上利多因素支撑下,叠加冬季的消费与采购旺季;尽管存在收割压力,但却是战略性建立多头的好机会。由于产需缺口依旧存在且扩展,因此,2019/20年度期末库存的下降必将引发玉米市场的价格重心向上跳跃。(作者单位:国联期货) |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