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商品论坛】福化工贸(漳州)有限公司商业拓展中心主任秦浩发表主题演讲 摘要:主题演讲—后疫情时代下聚酯产业链前瞻 第七届中国大宗商品产业论坛于2021年4月9日在上海静安洲际酒店隆重举行,此次论坛主题为“经济复苏与再通胀下的大宗商品市场机遇”,吸引到众多产业客户和机构参会。
在下午的能源化工分论坛上,福化工贸(漳州)有限公司商业拓展中心主任秦浩发表题为“后疫情时代下聚酯产业链前瞻”的主题演讲。 秦浩认为,在2020年之后,行业协会呼吁对新增产能进行控制。新投产后面的PX都是跟炼化一体化捆绑在一起的,对于环境指标等等要求都非常高,在现在投资回报率情况下,后面新入厂的热情应该会降得比较多。所以短期内整个这一轮投产的高峰应该会慢慢过去。 这一轮PX投产形成的产能和最后的产量,通过推演,最后会在2022年左右被新增PTA(4468, -112.00, -2.45%)的需求消化掉。截止到2020年PX产能会在2022年进行底部慢慢抬升,对应PTA也会形成一个新的成本支撑的提升。 以下为现场速记: 秦浩:谢谢大家,感谢新湖期货提供这次机会,让我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和分享。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在福建石化集团这边主要做PTA,现货销售还有基差交易和贸易,提供一些套利的方案,从PX到PTA这个产业链,我们的角度可能跟专业的角度不太一样,我们的理解和分析更多的是基于我们工厂立场和工厂思考的角度,也算是新鲜的角度,如果我讲的东西有回头可以学习的地方我觉得今天的分享就比较值得了。 第一先介绍一下产业链。整个聚酯产业链实际上它的起源是从最下游的需求开始的,聚酯涤纶作为化学纤维用量非常大,所以它带动上游原料PTA的消费,再基于对PTA的需求最后使得PX成为芳烃最大的生产方向。整个产业链条非常通畅且单一,因为全世界大概95%以上PTA全部拿去做PET的聚合,PX也有98%的比例用于做PTA,所以从PX到PTA聚酯是单向的传输,不存在其他干扰因素。PX的来源一般是芳烃的工厂的芳烃装置,来源于炼厂的加氢裂化装置,提供了90%左右的芳烃,其余部分来自裂解汽油。 所以实际上PX的原料我们可以认为它主要来自于重石脑油,而亚洲的新加坡还有日本的价格更多价格基准是偏向于轻石脑油。市场上没有特别大偏离,重石脑油和轻石脑油有50美元的价差。我们芳烃工厂买到的石脑油会比国外工厂再贵20美金左右,这是需要考量的因素,所有的石脑油都是来自原油的路线。 第二说一下这个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一些特点,首先是聚酯工厂。实际上中国聚酯产能在全球占比非常高。尤其是江苏跟浙江,早期是从下游的织造起家的,他们为了解决织造原料问题才开始建聚酯厂。现在长丝跟短纤工厂单线产能在25到30万吨左右,投资在12到15个亿左右,我借用恒逸海宁的数据,实际上12到15个亿的投资对于现在大部分老板来说不算特别难,这个市场开放竞争,不存在垄断,也就是说如果你觉得赚钱你就可以投这个东西。 再往上游就是PTA。现在PTA最新工艺单线投资大概是30到40个亿之间,如果全部新建是40个亿左右,如果你改扩建已经有一套再加一套是30亿左右,中间是一些供水供热工厂,单线规模是在250到300万吨左右的水平,明显一条PTA单线规模总的产能规模是PET聚合单线10倍,越往上游体量变得更大,投资也会更大,特点是比较明显的。 再往上游聊一下PX工厂,在中石化没有起来之前,PX工厂代表可以看中金和腾龙,他们从石脑油开始加工最后做成PX,可以算成重石脑油加PX联合的装置。单个工厂投资大概是在100到150亿之间,对应单线规模大概在80万吨左右,像中金投了两条线大概是60万吨。现在新投的话不太采取这种模式,因为重石脑油在公开市场采购是比较难的,你想做PX必须要解决原料的问题,所以常见的解决办法就是买来原油自己生产重石脑油。我个人估计,如果后面再要投PX装置可能不会再单一投芳烃联合装置,而是选择新建一套炼油的装置来做这条产业链。 前面讲到为什么整个聚酯产业链变成芳烃消费领域最大细分方向,实际上我觉得化工路径有很多种,我们可以选择做不同的东西,比如你可以做塑料(8520, -140.00, -1.62%),可以做涤纶纤维,为什么最后涤纶会变成最大的细分方向,实际上就是PET、涤纶纤维这个方向撑起整个芳烃产业的一片天,因为它的消费占比非常高,而且我个人认为,其实我一直有关注关于涤纶消费数据,涤纶纤维在所有纤维消费占比是逐年提升的。涤纶化纤性能比较一般,在比较便宜的衣服上用得较多。但是它依然有独特优势,首先它基础的量比较大,第二就是涤纶在各方面的加工性能上都是比较折中的选项,没有特别好也不是特别差,而且成本也低。所以它在整体的化学纤维里面的占比还是逐年提升的。 还有一个趋势,化纤的需求在衣食住行里面相对基础,随着需求整个改善,人均纤维消费量肯定会有惯性增加,也就是不管在中国也好还是在别的发展中国家也好,整个全球对于涤纶纤维的消费量肯定狮子缓慢上升的,而且涤纶纤维在所有的化学纤维的消费的占比在逐年提升。这个基础可以解释为什么聚酯的产量可以一直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增速,我自己做了一个统计,基本上在中国涤纶PET聚合产量每年保持在8%到11%左右的增速。背后的原因就是纤维消费总量提升,聚酯纤维占所有纤维占比也在逐年提升。 还有就是现在PET树脂的包装材料需求,传统的瓶子可能就是油瓶片、水瓶片还有碳酸饮料瓶,但是第一PTA成本有一个相对的价格优势,成本价差可以达到3000/吨;第二个是基于禁塑令政策的导向,有一些包装材料的工厂开始考虑用PET的树脂材料来部分替代PP、PE或者是替代PVC(8735,-130.00, -1.47%)。PET优势在于更安全、更环保,它基本没有什么添加剂。中国PET体系也特别好,得益于中国生产的水瓶80%以上可以回收再利用,中国有很多再生涤纶短纤的工厂,他们可以拿到这个东西充分利用,最后再做成衣服出口到欧洲去,这个市场非常的广阔。因为有这两个优势,所以PET包装材料的需求最近几年也涨得非常快。 整个涤纶纤维,长丝和短纤加上PET包装材料整个就是下游的方向,还有PET的薄膜,最近两年利润保持非常好,利用方向主要是在光学显示器最外侧的显示面板跟保护壳,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应用是在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的背板有一个保护的层,现在光伏应用的推动非常快,所以这个方向也是PET膜材,需求非常好。基本上整体的增速保持在8%到12%的水平。 再来看一下整个PTA市场的规模。因为我们是做市场交易出身的,我们对PTA每个月的产量和库存的数据比较敏感。2017年PTA月均产量在250万吨左右,到今年全中国PTA产量是450万吨左右,去年11月、12月的时候PTA月度产量在420万吨左右。这几年的产能增长走的非常稳定。 这个产量总体增速也非常稳定,大概是95%左右,后面我们分析产能、产量还有库存的时候要给它们加上一个对于需求的设定,从现在出发推演到明年、后年这个行业到底是过剩还是短缺,过剩到什么程度,市场能不能消化它。 接下来介绍一下PTA的市场。整个PTA下游市场80%左右集中在江苏和浙江这两个省,但是从产量来看江苏和浙江只占到70%左右,江苏和浙江这两个省有10%PTA的缺口的,这个缺口主要是靠大连跟福建这两个地方的补充。所以基本上在跨省的运输上PTA主要是从福建运到华东来还有从大连运到华东来,所以华东的价格也成为整个PTA现货市场定价的中心,基于华东市场的价格成为全中国的指导价,广东那边当地也有一些市场,华南市场和华东市场之间会有一个比较窄的价差,当然价差不会特别大,PTA物流成本非常低,跨省运输也就40到50元/吨的价差,从区域来讲是非常平整的,没有非常明显价差的区别。 根据时间顺利来排,PTA有一个从当下到次月到远月梯级分布的市场结构。首先是现货市场,是我们做现货都要参与的市场,这个市场成交的基准主要是基于华东这边港口一到两周交货的价格。现在有一些机构会做现货价格的指数,比如交易时间往后延次月会有一个成交不是特别活跃的远期市场,远期市场的交易通常是通过一对一交谈达到的,还有根据到期时间不同基于现货市场价格会有一个基差的浮动,对应不同月份的TA期货合约。 TA工厂合约交易量会占到全市场的70%到80%之间,这部分量没有参与到现货市场交易,不会对现货市场价格和期货市场价格形成任何影响,是完整的闭环。除了这个之外还有20%到30%的交易是通过现场市场形成的,这部分价格实际上会充分反应市场的供需紧缺和过剩程度,这部分价格会和期货市场形成很好的联动。现在PTA现货市场的交易,,大部分交易的定价模式都是基差加上期货价格,我跟别人谈价格的时候他们通常会给我报一个比如PTA05加20减20的价格,每单现货成交对应都会在期货市场形成一单成交,通过这种关联的关系,现货市场的关系和期货市场的关系形成一个联动。现货的价格包含两个内容,第一部分包含我们商谈到的基差的价格,这个价差是根据近期市场供应紧缺程度,根据社会库存的情况来商谈决定的。还有一个期货的价格,这个价格完全取决于产业圈的交易,跟外界没有关系,只取决于基本面的变化和预期。对于期货价格,目前认为大部分影响因素是在产业之外,现在做现货交易的不会做太明显判断,更多是基于基差做博弈。 期货市场每单成交都会有匹配,我卖完一批货,客户给我一个水平让我去期货市场挂单。产业参与现货交易的时候,他们最后的定价会通过期货定价,它的卖单或者买单最后会进入期货交易里面最终影响期货价格。现在PTA的持仓量保持200万手以上,结合成总量基本都是在1千万吨以上,产业参与者的单子在这个比例里面占比可能都不到30%,所以大部分的价格,期货排列的价格可能不是产业的人控制,产业内对它的影响不会特别大。这里会有一个潜在影响是什么呢,产业的人有一个惯性思维,他认为价格低于他认为基本面估值的时候,他会倾向于去买货,如果他认为价格低于他认知范围内高值的时候会卖货。如果说价格涨得比较多,处于明显高估水平,那么很多的PTA工厂会选择把未来的产业量在盘面上做一个卖出,相当于让PTA期货价格下跌,可以让期货涨跌都变得更加平稳。 下面说一下目前中国PTA装置的现状,实际上中国的PTA装置经历过三次比较大的改进:第一次是在2012年前后,随着恒力第一条线投产了220万吨,是英威达第一代技术,他们把整个在之前那一代技术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第二是2012年开始,在之前单耗和能耗上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PTA在最近十年有了这两次技术上的突破,因此我们以技术为界限,把整个PTA装置分三类,第一类是2012年之前投产单线规模在100万吨以下的,第二是2012年到2018年这个阶段投产的,技术属于比较主流的技术。第三是2018年英威达和BP第五代技术。整个产能分布2012年还在产目前有700万吨;第二阶段单线规模在140万吨到375万吨之间,目前装置产能是4千万吨左右,他们占到所有产能比例是三分之二的水平;最新一代是2019年底,总的产能在1700万吨左右。这是目前PTA的格局,按照今天最近两个月市场PX到PTA价差来看,三种类型装置都是处于现金流亏损的状况,但是明显三种装置对市场承受压力是不同的,跟它们的成本有关系。 我统计了一下PX到PTA最近几年的价差。2019年投产之后,整个因为产能过剩比较严重,所以利润压缩非常厉害,目前为止PX到PTA价差只有350元/吨左右。我看了一下主流PTA装置的几个代表在2019年到2020年的数据:2020年上半年价差保持在630元/吨左右,逸盛大化是170元/吨的利润,完全成本约450块/吨左右。逸盛大化和另外两个工厂在地域方面有差异:因为工厂在大连,需要从大连运输到华东销售,这里面多了两个费用,第一是产品的包装,必须要打包,还有物流的费用。逸盛海南跟浙江逸盛大部分产品是在浙江生产的,而且没有包装,包装费用和物流费用没有,所以营运能力好一些,这个也显著告诉大家园区化的优势。这个样本是提供一个作证,主流的PTA装置成本在什么水平。 我看了一下2019年整个聚酯产业链投资回报的分析,根据2019年市场利润估计,PX我举的案例是中金石化,投资一个160万吨PX工厂整个建筑工期需要36个月左右,加上前期论证,整个周期会4到5年水平,投资门槛比较高,第一个投资规模很大,第二需要特殊行政审批。总的资产收益率大概在6.67%左右。根据2019年利润分析投资PTA的话,基于2019年的利润,当时投资回报率可以达到接近14%的水平,同期聚酯长丝和聚酯瓶片利润都不及PTA。长丝在2020年经历了利润更差的一个波谷。通过2019年投资的回报分析,至少在2019年基于当时的市场行情来看你投资一座PTA工厂是非常划算的,这也是为什么在2018和2019年聚酯产业链的大佬会选择投资PTA的工厂,因为它确实看起来非常划算。但是这也导致现在PTA供应过剩,因为整个PTA的建设周期大概是16到22个月,像民营企业老板他们干活非常快,从构思到最后落地开工也就是3到6个月左右,整个建设周期两年就可以完成,所以这些投资都在2020年先后落地了,所以这一波产能投放导致TA利润压缩的非常厉害。整个投资里面最有竞争力的我认为都是采用新一代的技术,英威达的P8和BP的第五代技术。整个规划的产能,采用这一代技术规划的产能大概总的是4260万吨,这里面大部分是基于产业链,从下游或者是上游的延伸垂直的整合,他们都遵循了两个原则:第一个大部分是通过园区化的运作,第二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增量抵御风险能力,园区化会增量整个抗风险能力,已经投产和在建的基本上都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全部完成。但是我觉得现在PTA投资因为利润压缩之后已经不是很划算的生意了,所以当时有规划在规划还没有开工建设的项目,可能他们推进的进程和他们老板热情会打一个折扣。所以我觉得这一轮扩产的热情和周期,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明年上半年达到一个顶点,之后可能会暂时的先缓一缓。 第二个,我比较了一下,PTA的上游为了PX这个环节整个投资和设计的对比。浙石化、恒力、盛虹、恒逸、中委广东,他们新投的量化一体化的项目都是选择最大化生产芳烃这个方向,第二方向是最大化生产乙烯这个方向,通过提高芳烃和乙烯这两个产品的产出,最后炼厂降低成品油在所有产品里面的占比。 最近投产的工厂导向非常明确,都是多产芳烃和乙烯,最后过剩最严重的产品就是PX,所以PX也是利润被压缩最厉害的一个产品。我们按照行业内通用的PX到石脑油大概250左右的成本线来看,从2020年1月上下,浙石化400万吨PX投产之后这个利润直接打了负值,维持一年的亏损一直到最近才开始修复,修复到盈亏的平衡线左右的水平。同期因为相对来说我前面讲炼油加乙烯工厂加芳烃工厂,在利润这么差的时候为什么PX工厂亏得这么严重还选择继续开车,这需要理解一下整个大炼化装置架构:乙烯加上芳烃,乙烯跌得非常严重的时候芳烃一直保持比较不错的利润,而且大炼化整个开工没有办法停下,它的开工必须要有一个协调性,当你把PX停下来对应你要把重整装置停下来,氢气就不会平衡,对应的加氢裂化生产受到影响,加氢裂化停下来乙烯又没有原料。他们有利润,但是他们没有办法为了单一节点亏损把这个停下来,乙烯在2020年回补了很多PX亏损的利润。 从2019年到2020年这段时候中国要投产PX的产能。实际上在2020年之后,行业协会注意到这部分的变化还有PX还有芳烃投产过密、投产过多,也呼吁对新增产能进行控制。新投产后面的PX都是跟炼化一体化捆绑在一起的,对于环境指标等等要求都非常高,在现在投资回报率情况下,后面新入厂的热情应该会降得比较多。所以短期内我觉得整个这一轮投产的高峰应该就会慢慢过去。 这一轮PX投产形成的产能和最后的产量,我觉得通过这个推演,最后会在2022年左右被新增PTA的需求消化掉。截止到2020年PX产能会在2022年进行底部慢慢抬升,对应PTA也会形成一个新的成本支撑的提升。 (根据现场发言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