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听期货论坛's Archiver

龙听 发表于 2018-2-27 13:10

经济学范式转换核心:重新界定理性

人对利益和风险的感知在不同情状之下是不同的。人既没有需要也没有义务来遵守纯粹的数理逻辑所限定的要求,把自己限制在某个类型中。追求自利的人,当感知的利益和风险与逻辑自洽的要求不一致时,又有什么理由要求或期待其偏好能一以贯之呢?

  上期笔者在本栏提出了认知反思测验(CRT)的三个小问题,浅显而饶有趣味;今天再提出一个问题来相互对照,这是行为科学里一个著名的吊诡,世称“埃尔斯伯格难题”(Ellsberg’sParadox)。

  埃尔斯伯格在美国曾名噪一时,最近推出的好莱坞大片《华盛顿邮报》演绎的就是那一段故事,由大明星斯特里普和汉克斯主演。该片背后的主角其实是这位埃尔斯伯格,他在兰德公司参与替五角大楼出谋划策研究项目,擅自将秘密文档捅了出来,让《华盛顿邮报》把“(五角大楼)越战文件”公之于世。埃尔斯伯格可算是斯诺顿1.0,因此他遭到联邦政府的起诉并被定了罪,旋而又被赦免。然而时过却不境迁,埃氏效应持续发酵,故而有了斯诺顿之类的种种事件在美国不断重演。

  不过,埃氏并非小混混,他在学术界也留下了声名,主要贡献就是“埃尔斯伯格难题”。埃氏难题的表述很简单:一个罐子里混有三种颜色的90个球,其中红色球有30个,黄球和黑球共60个但比例不明。让你抓取一个球,猜对颜色有奖。你在如下的两个博弈(各有两个选项)里作何选择?

  博弈1:猜一种颜色,你抽出的球是该色,则中奖100元。A,你猜红色;B,你猜黄色或者黑色。

  博弈2:猜两种颜色,猜对了中奖50元。C,你猜红色+黄色或黑色之一;D,你猜黄色+黑色。

  无数次测试的结果是这样的:在博弈1里人们多半选取A,即选红色;而在博弈2里人们多半选取D,即猜黄色+黑色。对这样的结果你会感到奇怪吗?不。因为这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常情常理。若非你充分调动了“督脉”系统,觉察到这是个陷阱,也就是卡尼曼的系统II,进行理性逻辑的思维。

  然而,逻辑上的不一致,恰恰是埃氏难题所揭示出的实质。与CRT三个小问题不一样,几十年来学者们煞费苦心,包括用“量子经济学”等艰深的算法,依然难以证明人类的认知能力总能达到逻辑自洽的高度。回答三个小问题,常人只要慢慢想,耐心启动系统II来分析,就可以跳出陷阱而得到正确答案。对埃氏难题,人们却做不到这点。这怎么说呢?

  在博弈1,猜红色(A)的中奖概率是30/90,而猜黄或黑(B)的中奖概率则是1/60到59/60之间。人们更偏好稳妥,也就是说常人多是风险厌恶型,这符合常情。对于博弈2,猜黄色+黑色(D),中奖概率是60/90,而猜红色+黄色及黑色之一(C)的中奖概率则为31/90至89/90,似乎也是避险型的稳妥选择。对吗?不全正确,为什么?

  博弈1的选择,你偏好A胜过B,表明你偏爱红色超过黄色或黑色。然而博弈2你选择D而不是C,却表明你偏好黄色或黑色胜过红色。换句话说,你对三种颜色的偏好排序发生了逆转,你的偏好没能始终一贯。何以至此?

  各类聪明人对这个吊诡费心思量,还是提不出解释来自圆其说。埃尔斯伯格的测试之所以成为著名的难题,是因为揭示了冰山的一个小小尖角:逻辑上的自洽一致究竟是不是人类思维和选择行为的本质属性?这引导出人文社会学科的一系列新研究方向,是经济分析所难以回避的。

  经济学解释的核心在于对人类理性的假定。笔者之前已多次提到,理性假定的基本要求是人在选择时其偏好须保持一致,且不说人能否做到“完全理性”。我们谈到过了前景理论、心理账户、终极博弈等等,考察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指明了人的理性达不到偏好次序始终一致的高度:(对几乎任何凡人)输和赢不同、短期和长期不同、你和他人不同、常态和小概率极高风险的“黑天鹅事件”不同……总之,人对利益和风险的感知在不同情状之下是不同的。追求自利的人,当感知的利益和风险与逻辑自洽的要求不一致时,又有什么理由要求或期待其偏好能一以贯之呢?

  其实,即使没有埃氏吊诡的提示,我们也能找到实际案例。譬如,在林林总总的庞氏老鼠会骗局里,受害的往往是最没意愿承担投资风险的人,不少老人连“棺材板钱”都赔了进去。难道他们“贪婪成性”?要知道这些老人平素节俭,谨慎有加,连借给亲朋几百块钱都会犹豫是否安全。人为什么会从风险厌恶型一跃剧变为偏好风险型?行为经济学的实践告诉我们,除个别例外,大多数人既不是严格的风险厌恶型亦非严格的风险偏好型。随着生活境遇变化,常人老在两个极端之间徘徊,时不时趋向某一极端并时不时逆转回摆。常人通常处于充满着不确定性的灰色地带(fuzzyzone),拿主意做决定时所依赖的,不是数理量逻辑而是生存逻辑——以适应为上(adaptiveness)。人既没有需要也没有义务遵守纯粹的数理逻辑所限定的要求,把自己限制在某个类型中,难道他们因此就成了“非理性的”人了吗?

  法国寓言里的那头“卜吕丹驴子”,因为拿不定先吃哪堆草,到头来饿死了。常人是不会这么干的。卜吕丹驴子的吊诡之处,不在于吃不准哪堆草最优——谁又能百分百吃得准呢?蠢驴之所以蠢,乃在于它是头理性的驴,一旦选择了就得信守到底。

  来源:上海证券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