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听期货论坛's Archiver

龙听 发表于 2018-2-5 13:32

《告别亏损》之关于交易系统和技术分析

[p=21, 2, left][b]熊市猎人[/b]:[color=#D24A35][b]真正的交易者都应该学会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这是个人交易哲学的心血结晶,它因人而异,但也存在共性。真正的交易系统应包括三个部分:技术分析与行情研判、风险控制与资金管理、大概率交易策略,这三者应是有机结合的整体,缺一不可。很多投资者沉迷于找牛股,试图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即便熟读各种抄底逃顶的方法,却依然无法解决亏损的命运,这正是因为没有一套完善的交易系统。[/b][/color][/p][p=21, 2, left][color=#D24A35][color=#808080]来源:网络[/color][/color][/p][p=21, 2, left][b][color=#333333][color=#D24A35](1)关于技术分析[/color][/color][/b][/p][p=21, 2, left]  技术真的有用吗?[/p][p=21, 2, left]   笔者也会这么问自己。首先还得知道技术到底指什么,在交易中起到什么作用。[/p][p=21, 2, left][b]  技术是什么?[/b][/p][p=21, 2, left]  很多新入市的投资者通过传统的技术理论书籍,大概对技术都有一个大致相同的理解。在这些经典理论的书籍中,介绍各种走势形态,比如什么叫W底、什么叫头肩顶、什么叫V型底,什么叫数浪。另外就是各种K线形态,如下影线、上影线、出水芙蓉、黄昏之星、早晨之星等等,各种K线又代表不同的市场信号。此外还有各种经典指标,如全世界都知道的KDJ、MACD、RSI等等,金叉买入、死叉卖出都是很多人知道的操作信号。最后就是不同的均线,比如5日线、10日线、周线、月线等等,均线向上就是多头市场、均线向下就是空头市场。这些内容都相对简单,都很容易理解。[/p]
[p=21, 2, left]  但很多投资者通过学些完这些基础理论,试图通过这些理论和形态来指导自己的交易,但在实战中仍然很难实现盈利。其根本原因还是忽视了市场的短期不可预测因素,更重要的是没有合理的交易策略加上严重失衡的交易心理,导致错误的交易。经典的技术理论来源于对过去的总结,比如K线蜡烛图正是过去日本商人用来手工记录商品行情的方法。而每个单位的k线形态并无法预测未来周期的走势。如下影线在下跌一定幅度后可能代表行情会上转,但这只是可能,而并未得到确认,只是代表了当日下跌过多时具备一定的回补资金,而仍然不能说明未来一段时间甚至第二日的上涨,很多时候基本没有什么实战价值。对于指标的金叉,如MACD,KDJ等很多时候金叉完第二日却又马上大幅下跌,还存在不少似真似假的高位及低位钝化,对于投资者来说,很难去指导交易,反而有时候成为这些指标的受害者。[/p]
[p=21, 2, left]  所以,笔者认为,这些表面的技术理论实际上与盈利的本质没有多少关系,在实战中还得弃繁为简。唯一对笔者在实战中还有点用的就是均线和量能。虽然均线本质上是对过去的走势记录,而不能预测未来,但其却能真实的告诉你长期或短期走势正在发生什么。既然股市不能预测,但我们知道正在发生什么,比如正在持续下跌的空头行情,下跌中出现了一个短期拐点,上涨中出现了一个滞涨、震荡或背离,这些信号最具有真实性,虽然不能完全指导未来趋势会怎么走,但我们只要知道眼前正在发生什么,结合合理的应对策略便形成了一套合理的交易体系。笔者认为,这也是在这个不确定的市场里长期生存下去的最为合理的方法。[/p]
[p=21, 2, left]   因此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技术有用吗?[/p]
[p=21, 2, left]  笔者认为,技术既没有用,也有用。这要取决于你用的是什么技术,怎么用。如果你天天迷信KDJ、MACD,严格按照金叉死叉进入,我想,在这样的震荡行情用不了半年你的本金剩下50%并不是件困难的事。如果你只相信技术,在均线拐点买入,然后坐收渔利,可能最终套上30%也不是不可能。但如果不重视技术,那完全是盲人摸象,你连目前股价正在发生什么都不知道,随意告诉你一只股票代码便杀入市场,这可能就跟蒙着眼睛驾驶般危险。[/p]
[p=21, 2, left]  因此看来,[b]技术不可缺,缺了就是盲人摸象;技术不能复杂,复杂了就是自掘坟墓;技术也不是万能,在实战的意义中也只能占很小的比例,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才是核心。[/b][/p]
[p=21, 2, left]  笔者认为,要成为成功的交易者,重视技术,正是为了在合理的时机让自己买在合理的位置,才能与后期合理的应对策略很好配合,达到正确交易的目的。虽然重要的技术位置买入不能完全预测未来的走势,但这种时机买入往往容易成功,能很好的应对风险。这些合理的技术点位来源于统计学,来源于在长期交易中形成的盘感和直觉。这可能就是技术的作用吧。[/p]
[p=21, 2, left]  除此之外每个人的技术依据也有差异,以技术信号来判断各自的入场和离场信号、仓位管理的标准都各不相同,这取决于个人的偏好和资金规模。比如有的激进型投资者喜欢用3日线做短线,有的人喜欢用5日线,有的喜欢用60分钟、30分钟、 15分钟等等,有的稳健型投资者喜欢10日线,13日线,月线、半年线等等。正是大家都同时依据不同的技术信号和交易策略才导致市场随时都存在交易,随时存在多空对峙,假如大家都严格依据唯一的信号进行交易,理论上来说这个市场会停止所有交易,因为在下跌中可能没有任何人参与1笔买入。这本身就违背了市场的波动本质。所以,正是没有唯一的标准,才构成了这个变幻莫测的市场,这也正是导致市场不可预测的根本原因。[/p][p=21, 2, left] (2)关于交易系统[/p]
[p=21, 2, left]  什么是交易系统?
  很多投资者说到交易系统可能很快便会想到在哪里买入,在哪里卖出,这其实就是前面谈到的技术信号,及入市和离市信号,将交易系统和技术信号进行了混淆。[/p]
[p=21, 2, left][b]而真正的交易系统应包括三个部分:行情研判、资金管理、交易策略,这三者应是有机结合的整体,缺一不可。[/b]很多投资者正是因为没有一套完善的交易系统,不知道如何进行资金管理,采用何种策略,只注重买点和卖点,即使这种买卖信号成功率较高,最终还是无法摆脱亏损的结局。[/p]
[p=21, 2, left][b]  (A)行情研判[/b][/p]
[p=21, 2, left]  它是为交易策略和资金管理服务的,抛开了这一点,任何行情研判都没了目标,都无法设立标准,也没有了实际意义。笔者强调的是行情研判,研判包含了预测,但不仅仅是建仓前预测,还包括建仓后的跟踪评判,笔者甚至认为这一点的重要性要高于建仓前的预测。[/p]
[p=21, 2, left][color=#D24A35][b]  行情研判需要回答三个问题:[/b][/color][/p]
[p=21, 2, left][b]1.什么样的情况下进场交易?[/b]答案必须是清晰明确的,可以是一个精确价位,也可以是一个明确的区间。一般来说,不管投资者采用的是什么分析方法,其进场信号的类型大概可以分为两种:1)顺势交易型,这一类投资者选择的最初的进场信号是区间或高低点的突破。口头禅:顺势而为。2)逆势交易型,这一类投资者的最主要的进场信号是行情末端的拐点,或者是经过测算的目标点位。口头禅:低吸高抛。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分析研判思路,采用哪一种都可以,但最好不要在交易中来回切换思路![/p]
[p=21, 2, left][b]2.什么样的情况下离场?离场包含了三层意思:[/b]1)离场是因为行情的发展变化不符合投资者的持仓标准;2)离场是为了止损和止盈;3)离场的动作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行情研判必须清晰明确回答这个问题,相对于第一个问题来说,这个问题容易被忽视,也正因为如此,这个问题更重要。什么样的情况下进场,是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离场决定的。[/p]
[p=21, 2, left]  3.能否给资金管理提供唯一的、明确的、可执行的依据?[/p]
[p=21, 2, left][b]  (B)资金管理[/b][/p]
[p=21, 2, left]  资金管理的意义:
  1.是为了在市场上生存下来,且生存得足够久。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将亏损限于小额。这个“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虽然每个人理解不同,但应该是我们在交易过程中的绝对的追求,因为我们无法预料会连续出现几次亏损,我们只能控制每一次亏损都是小额。[/p]
[p=21, 2, left]  2.获利是交易的最终的追求,只有获利才能弥补止损,才能最终获得利润。套用投资大师的话:将亏损限于小额,让利润奔跑。正是这个要求,决定了行情研判需要回答的第三个问题:行情研判必须可以测算出盈亏比例,否则说明行情研判有缺陷。[/p]
[p=21, 2, left]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我们不知道自己会连续亏损几次,所以一旦持有的头寸开始盈利要积极持有。这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1.我们无法知道当下是不是已经获得最大盈利,只有盈利开始出现回撤,我们才可以知道哪个位置是最大盈利点位,即便是一个精于测算量幅的投资者。因为有些行情的变化是会跨越时间级别的,比如日线级别的行情演化成了周线级别的行情,所以有了盈利。只要我们的持仓标准还在,不妨持仓更坚决一些,切不可无原则地“见利就跑”。[/p]
[p=21, 2, left]  2.很多行情展开初期会出现反复,也有的行情初期直接V型反转,也有的可能在反复震荡后会选择向下,这些信号都需要在后市复盘才能看出当时的走势,这种不确定性就对我们的实战操作造成很多困难,所以在这种不确定的初期走势,控制资金或许是一种折衷的无奈之举,也是唯一的合理应对措施。[/p]
[p=21, 2, left]  总之,[b]“知止而后有得”,“量力而为”。[/b]资金管理不管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笔者认为这是成为一个合格投资者最重要的核心环节,而往往却被普通投资者所忽视。[/p][p=21, 2, left]  资金管理是所有交易环节中最个性化的一个方面,体现出了投资者自己性格的各个方面,没有好坏区分,适用为美。下面简单谈谈构建资金管理模块的大概思路:对自己所能承受的保证金最大亏损制定一个明确的额度,结合投资周期的长短,将总的亏损额度作为最宝贵的“资源”合理分配。这么做不仅仅是在强调将亏损额度量化,便于提高执行力,更重要的是,强化了一种理念:再多的资金如果管理不善,也会有亏完的一天![/p]
[p=21, 2, left]  有了上述额度的量化,投资者很容易明确在每次交易中,或者每个时间周期中可以动用的“亏损资源”。很多人将所有投资保证金比作“子弹”,我认为应该将自己的亏损额度比作“子弹”更贴切,子弹打出去是收不回来的,但是为了获取“猎物”我们又必须打出“子弹”,亏损额度用完了,就应该停止交易。[/p]
[p=21, 2, left]  行情研判模块和资金管理模块相互结合可以测算出一个合理、明确的亏损额度,这个过程有助于提高执行力。[/p]
[p=21, 2, left][b](C)交易策略[/b][/p]
[p=21, 2, left]  这是最灵活的一个环节,也是最见功夫的一个环节。在此环节中,许多投资者忽视了一个问题:行情的节奏感。制定一个适当的交易策略就是为了准确地踏住行情的节奏。节奏没塌好,指数上涨你也可能亏损,不同的人操作同一支股票,结局也可能是天壤之别,别人赚钱,你却亏损。交易策略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p]
[p=21, 2, left]  1.进场时机。在确定自己交易的时间级别之后,该怎么看待自己的入场信号?比如:对于一个日线级别的交易者来说,在整个交易日中,如果是做突破的投资者,遇到开盘跳空突破关键价位时,是进场还是不进场?盘中回撤到关键点位以内,进场的单子该不该离场?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日线级别的交易者或许应该在快收盘的时候根据信号进场,过滤掉日内的信号。这样做可能会错过一些盈利空间,但是可以回避日内波动带来的不必要的止损动作,趋利避害。作为期货投资者应该将避害放在前面。这里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并不是说这样做是唯一的或者最好的方法,投资者应该对自己的交易进场时机有个明确的标准,以便执行。[/p]
[p=21, 2, left][b]2.如何应对行情突发事件。[/b]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突发事件,一定要有积极的应对措施,不管突发事件是不利的还是有利的。很多投资者认为,突发事件虽会引起行情的异常波动,可以加速一波趋势行情,或者减缓一波趋势行情,但大多改变不了行情的趋势。既然是“突发”,无从预测,索性不去考虑。显然这样的观点有点消极。政府一直在积极号召各行各业建立“预警机制”,期货投资者也应该建立“预警机制”,最大程度地确保交易策略的顺利实施。否则会被突发事件打乱节奏,盲目进场或被动离场。[/p]
[p=21, 2, left][b] 3.加减仓位,平滑心态。[/b]我一直不相信有投资者能面对行情的涨涨跌跌、资金的盈盈亏亏,可以做到真正的心如止水。都说人性的两大弱点——贪婪和恐惧。笔者认为,克服弱点应该从尊重弱点开始,弱点与生俱来,时时刻刻都会发挥作用,我们无法摆脱。但是我们可以制定明确的交易策略,通过加减仓位,来平滑或者冲抵盈亏波动对人性弱点的考验。[/p]
[p=21, 2, left]  加减仓位的大概原则:亏损头寸只减仓,不加仓;盈利头寸加仓要按照事先设定好的经过测算的比例执行。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一个大概原则,不是唯一标准。[/p]
[p=21, 2, left]  交易系统是一个整体,各个模块是有机组合,不是简单叠加,好的交易系统不会突出某一个模块,而是通盘考虑、同步建立的。这很像中医理论中强调的“中”、“和”的思想,中医认为:人只要做到了“中”、“和”,就不会生病。好的交易系统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全息的,都可以反映出整个系统的目标、原则、技巧等等所有信息。[/p]
[p=21, 2, left]  人最难做到的是了解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交易方法可以学,但在学习方法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对自己的分析和了解。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有可能成为最好的方法。[/p]
[p=21, 2, left]  《孙子兵法》中有一段这样的描述:[b]“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b]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为将者的性格特点带来的后果,我觉得对交易也颇有指导意义。比如:“必死可杀”,意思是打仗不怕死、不顾一切的将军其结果往往是战死沙场,很多自认为勇敢、能“死抗”亏损的投资者,往往最终的结果是亏完离场。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性格特征,在交易系统的构建上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巨大影响力,并加以制衡。[/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