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听期货论坛's Archiver

龙听 发表于 2010-5-18 14:51

古堡的秘密

作者:[美]凯·邓拉普
 编译\徐克芳
  
  法国北部的中央有个叫文丹姆的小镇。镇子里有座古堡,它的大门上了锁,百叶窗紧紧闭着,花园也已经荒芜。
  这一切,使我对它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促使我对它做了一番调查。人们告诉我,这个城堡属于德·梅里特伯爵夫妇。伯爵是个傲慢固执、脾气凶恶的人,而他的夫人则不但性格温文尔雅、虔诚热情,而且面貌姣美。从外表上看,他们夫妇相处得和谐平静。古堡空了之后,文丹姆的居民们便再也没有看到过他们了。
  有一天,我发现我下榻的那家旅店的女仆罗萨利曾经做过伯爵夫人的侍女,便想了很多办法去说服她,求她让我对这个古堡有更多的了解。最后,她终于同意了我的请求,向我揭开了这个古堡的秘密。
  那是一个很平静的家庭。先生有点刚愎自用,对人苛刻;但夫人却极其温柔,对丈夫百依百顺,甚至在那年夏天,当夫人偶染小恙,而先生为了不受打扰一个人搬到了楼上的卧室,她也毫无怨言。也许,对她来说,能独处一室倒是一种解脱吧。她那间宽敞的卧室在古堡的底层,下面是缓缓流过的小河,对面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卧室的一端有个壁炉,另一端立着一个大衣橱,里面挂着夫人的各色衣服。
  夫人生病期间,伯爵便在俱乐部玩纸牌或者谈论政治,这样度过每一个夜晚。那时候,文丹姆镇来了很多西班牙人—被拿破仑皇上假释的战俘。女仆罗萨利特别注意到一个英俊的西班牙贵族青年,他离群索居,从不与人交往,每天傍晚,他都要作一次长时间的散步,有个马夫甚至还看到夜已很深了他还在古堡附近的小河里游泳。
  伯爵晚上从小镇回家,每次都是径直走向自己的卧室。可是,秋天的一个深夜,他从俱乐部回来,却把提灯放在楼梯下,沿着那条拱形的石子小径,朝他妻子的房间走去。当他来到卧房门外时,好像听到了妻子的衣橱门很快地被关上的响声。可当他走进房门时,她却站在壁炉前。
  “您回来迟了,”夫人平静地说。正在这时,罗萨利从前厅走了进来,刚才关衣橱门的当然会是她了。罗萨利在先生的脸上看到了先是怀疑,而后是愤怒的表情。她赶快从房里退了出来,就在这时,她听到了先生冷若冰霜的声音:
  “夫人,有一个人在衣橱里。”
  他的妻子十分肯定地回答:“没有,先生。”
  他朝衣橱走去,可是夫人把他叫住了。
  “假若你在那里面找不到什么人,那么,我们之间的一切就该从此完结了。”她告诉他。
  他不怀好意地看着她说:
  “好的,我先不打开它。听着:您灵魂的救世主,对您来说该是够重要的了。您发誓那里面没有人,我就答应您这扇门可以让它关着。”
  他摘下了她的十字架—那种不常见的西班牙式的紫檀木带银丝链的十字架。夫人颤抖着把手放在十字架上,轻声地说:“我发誓。”
  “去叫你的女仆来吧。”他命令她。
  罗萨利进来了,他对她说:
  “去把泥水匠戈雷伏罗特叫来,让他带上泥刀,还有修马厩剩下的砖头和灰浆。”
  吓坏了的罗萨利匆匆地去执行他的命令。当她把那疑惑不解的泥水匠带进来以后,伯爵马上命令他说:
  “立即在衣橱门前砌上一道墙。这件事做好之后,只要你不多嘴,你永远不必担心缺钱花。罗萨利也是一样。”
  他监视着泥水匠的工作。过了一会儿,夫人叫罗萨利去取一条披巾,她的冰冷的手抓住了侍女的手指。
  “告诉戈雷伏罗特,不管怎样要留下一个口不要砌。”她低声地说,然后又大声地补了一句,“去多拿些蜡烛来,让泥水匠看得清楚些。”
  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泥刀嚓嚓的响声。墙慢慢地变高了。当砌到快平橱顶的时候,戈雷伏罗特乘主人把脊背对着他的时机,用泥刀把衣橱顶上的玻璃击碎了。一双充满恐惧的深灰色大眼睛露了出来;随着伯爵倏地转过身子,它们马上又消失了。
  从此,伯爵寸步不离地在妻子房里待了20天。在头几天内,衣橱里一度传出过微弱的气息声。之后,卧室除了夫人悄悄的哭泣声,就再也听不到别的任何声音了。
  (林利华摘自《百花园》,洪钟奇图)

龙听 发表于 2010-5-18 14:54

以下是一个大二学生用格式塔心理学分析这篇小说,有人有什么想法吗?

邓普拉的《古堡的秘密》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神秘的古堡里的悲剧故事,故事用大篇幅描写苛刻固执的伯爵和温文尔雅的夫人矛盾对峙的过程。故事中描写了大量的行为动作和语言描写,都隐隐暗藏着作者的心理暗示。而作为象征性的古堡,又把整个故事联系成一个整体,使故事的内核和外层紧密相联。作者邓拉普在其作品《异常心理学》中亦阐释了人的目标行为并非出于本能,行动即出于目的。《古堡的秘密》中也表现了这一观点。

故事的开头做了一些铺叙,为后文交代清楚了原因,而主要故事便从伯爵夜归开始。当听到夫人房内有关衣柜的声音,却看到夫人在另一头的壁炉前时,伯爵便心生怀疑转而愤怒。伯爵句句或直接或暗示的言语,便是对 “不忠妻子”的审问和追究。而伯爵夫人由冷静的否认衣柜里有人到后来的颤抖抽泣正是心里一步步给攻陷。后来伯爵命令仆人在衣柜前面筑墙,这个严厉的威胁用实物化的墙来物化表现,用墙堵住衣柜里的西班牙贵族青年正是伯爵用来阻断破坏自己固有家庭模式的最好方法。后来的一句“您宣过誓说那里面没有人。这,就已经够了。”更是斩钉截铁地切断这个他所认为的“祸源”。而打破的衣柜顶玻璃后透出来的那双充满恐惧的眼睛正是这个悲剧的核心,从这个小洞散发出来,弥漫整个古堡,和伯爵夫人的哭泣交织,使整个古堡充满着幽怨的气息。因此,无论是伯爵夫妻还是西班牙青年,乃至整面墙,整个古堡,都不是分离的个体,所有的元素合在一起便构成整个故事。这种整体性便和“格式塔”文艺心理学相应了。

格式塔心理学,又译完形心理学。它提出了两条重要原则,即整体性原则和同形论,而“格式塔”本身亦是“整体”“形式”之意。

首先,整体性原则认为人的一个知觉视野具有组织起来的趋势,呈现为一个完整的图形。知觉的各个部分之间构成一个结构框架,这也就是一个格式塔。格式塔作为一个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在整体上显示出的特性不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用一个例子来阐释这个观点:一个有趣的例子,当你走进心理学实验室,一个构造主义心理学家问你,你在桌子上看见了什么。

“一本书”

“不错,当然是一本书。”“可是,你‘真正’看见了什么? 我只要你把能看到的东西严格地向我描述出来。”

“这本书的封面看来好像是一个暗红色的平行四边形。在它下面有一条灰白色的边,再下面是一条暗红色的细线,细线下面是桌子,周围是一些闪烁着淡褐色的杂色条纹。”

“谢谢你,你帮助我再一次证明了我的知觉原理。你看见的是颜色而不是物体,你之所以认为它是一本书,是因为它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仅仅是感觉元素的复合物。”

那么,你究竟真正看到了什么?格式塔心理学家出来说话了:“任何一个蠢人都知道,‘书’是最初立即直接得到的不容置疑的知觉事实!至于那种把知觉还原为感觉,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只是一种智力游戏。任何人在应该看见书的地方,却看到一些暗红色的斑点,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病人。”

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知觉到的东西要大于眼睛见到的东西;任何一种经验的现象,其中的每一成分都牵连到其他成分,每一成分之所以有其特性,是因为它与其他部分具有关系。由此构成的整体,并不决定于其个别的元素,而局部过程却取决于整体的内在特性。完整的现象具有它本身的完整特性,它既不能分解为简单的元素,它的特性又不包含于元素之内。

在这个古堡里,每一个元素偶是相互关系组成。就如那堵墙,任何一个人看到那堵墙都会觉得只是一个普通的墙,然而伯爵夫人却放声抽泣,所以她便是个心理有“病”的人。而整个古堡便是由伯爵的死亡(根据文章内容猜测)、夫人的抽泣声和微弱的呼吸等等因素构成其悲剧色彩。而这种整体性却是傲慢的伯爵、温柔的夫人等所无法单独具备的。

其次,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同形论又称为异质同构论,认为在知觉活动中,在作为对象的物理现象与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的大脑生理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同形关系,而在文艺作品中的体现便表现在艺术抽象上。

文艺作品中表现出的事物,会在读者的头脑中不断提炼出该物的结构特征,从而在大脑中产生出一个”直觉概念“。在《古堡的秘密》中,普通的河、衣柜、墙、花园、古堡都因为特定故事而产生象征性,成为抽象象征物。我们不妨这样理解,对于夫人来说,古堡对面美丽的花园是自由而幸福的生活;古堡旁的长河便像长长的铁栏阻断追求自由的道路;衣柜里藏匿着自由的希望;厚厚的墙如钢铁的锁;整个看似繁华的古堡实则是一个诺大的监狱。

美籍德国心理学家、艺术理论家阿恩海姆关于“艺术抽象”做解释:一件艺术品反映着,或者说解释着某种现实事物,并借助于这种反映或解释来表现特定意义。艺术反映或解释事物、表现意义的手段不是一般的再现,而是依靠简化原则,即抓住事物的结构特征来对它加以抽象。这种抽象的内在依据是艺术家所欲表现的意义的结构,而这种意义的结构只有借助于某种事物的外在结构特征才能够得以显现。古堡联系着其内在各个元素,被赋予了邓普拉所欲表现的意义,从而都具备了其所具有的抽象象征意义,在主人公心中,在读者心中得以表现。

邓普拉的《古堡的秘密》用其深刻含蓄的艺术抽象意义构成整个悲剧性故事,以极富寓意的表现形式感动着一批又一批观众,这或许正是邓普拉所欲达成的效果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