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听期货论坛's Archiver

C
+
+


 微信: QQ:

龙听 发表于 2010-4-2 10:15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简介

[attach]574[/attach][attach]573[/attach]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页码:247 页
·出版日期:1997年08月
·ISBN:7500421362
·条形码:978750042136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Pages Per Sheet/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西方现代思想丛书

内容简介
《通往奴役之路(西方现代思想丛书)》写于本世纪40年代初,当时欧洲正值民族社会主义盛行,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作为济世良方风靡一时,受到追捧。针对此情形,作者力图系统全面分析论证所谓“计划经济”乃是“伪知识”,是西方思想文化的核心精髓自由主义的“天敌”,是所谓“通往奴役之路”。
作者简介
[attach]575[/attach]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当代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原籍奥地利,后于1931年迁居英国并于 1938年获得英国国籍。他一生从事教学和著述,自本世纪20年代以来,先后执教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美国芝加哥大学和西德弗莱堡大学等著名学府,主要著作有《货币理论和商业盛衰周期性》、《价格与生产》、《利润、利息和投资》、《资本的纯理论》、《通往奴役之路》、《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和哈里特·泰勒》、《感觉的秩序》、《自由宪章》和《法律、立法和自由》等。
媒体推荐
序言
  当一位社会事务的专业研究者写了一部政治性的书时。他的首要职责就是清楚地在此加以说明。这是一部政治性的书。我不想以社会哲学论文这种更高雅虚妄的名称来称呼它,以此掩饰这一点,尽管我未尝不可以这么做。但是,无论名称如何,根本点仍是我所说的一切源自某些终极价值。我希望在这部书中还适当履行了另一个同样重要的职责:毫不含糊地阐明全部论证所依据的那些终极价值是什么。
  然而,有一件事我想在此加以补充。尽管这是一部政治性的书,但我像任何人一样可以肯定,书中所申明的信念,并非取决于我的个人利益。为什么似乎如我所愿的那种社会给我带来的好处,会比给这个国家①绝大多数人民带来的好处更大,我无法找出任何理由。其实,我的那些信奉社会主义的同事常常告诉我,作为一位经济学家,在我所反对的那种社会里,我应当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当然,前提是我得让自己接受他们的观点。我觉得同样肯定的是,我之所以反对这些观点,不是因为它们不同于伴我成长的那些观点,既然它们正是我年轻时所坚持的观点,而且正是这些观点使我将经济学研究作为职业。对那些依据流行的时尚在每一个政治主张的申明中寻找利益动机的人来说,或许可以容我附带说一声,我有各种合适的理由不必写作或出版这部书。它必定要冒犯许多我希望与之和睦共处的人们;它也迫使我将我觉得更能胜任并且从长计议我觉得更重要的工作搁置在一边;而且,尤其是,它肯定不利于接受那些更严格的学术工作的结果,而这种学术工作是我倾心向往的。
  假如我不顾这些,而把这部书的写作当成我不可逃避的责任,这主要是由于现时代有关未来经济政策问题讨论中的不寻常的和严重的情况所致,这些情况几乎尚未为公众充分地意识到。实际情况是大多数经济学家多年以来已被战争机器所吸收,并因其官职在身而缄口不言,结果,有关这些问题的公共舆论,在令人吃惊的程度上为外行或怪异者、为居心叵测者或卖狗皮膏药的人所操纵。在这种情况下,一位尚有闲暇从事写作工作的人,难以将忧虑缄藏于心;当前的种种趋势必然在许多人心中引起这种忧虑,只是他们无法公开表达它们罢了——尽管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会乐于把有关国家政策问题的讨论,留给那些对这项任务更有权威、更能胜任的人去做。
  本书的中心论点最初曾在一篇名为“自由与经济制度”的文章概述过,这篇文章发表于<当代评论>1938年第4期;后来,它被增订重印成为H·D·吉迪恩斯教授为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主编的<公共政策丛刊>(1939年)之一。承蒙上述两种出版物的编辑和发行人的慨允,使我得以引用原文某些段落,在此我谨表谢忱。
  1943年12月
  于剑桥伦敦经济学院
编辑推荐
法治的意思并不是指每件事情都应当由法律规定,
而是要把立法的范围限制在公认的形式法律之内
来源 价值中国网 郑伟强
《通往奴役之路》一书在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这本书为他赢得广泛的注意,他的世界性声誉就是由此奠定的。他在这本书中论证道,当时正在计划中的福利国家不是为个人自由的战斗在和平时期的继续,倒是朝着专制的方向迈出了一步。因此,他认为追求计划经济,其无意识后果必然是极权主义。为了反对这种计划经济,哈耶克有力地重申了他一贯坚持的古典自由主义观点,同时,也允许适度的政府活动,但这仅限于符合他的法治概念的那些活动形式。应该强调的是,哈耶克的自由主义包括对许多有用的社会制度的赞赏,但这些制度只能是人的自发行动的后果,而不能是人设计的结果。这一论点是从休漠、亚当・斯密和苏格兰历史学派那里继承过来的,它在哈耶克的著作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由此出发,哈耶克认为,良好的社会不是简单地依赖于在政府所提供的法律框架内追求私利,相反,它应依赖于一套复杂的法律、道义传统和行为规则的框架,这套框架的特点应该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理解和认同。
《通往奴役之路》这部著作从问世直到今天,一直在学术界中存有争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本书本身的内在悖论。我们知道,哈耶克这本书的观点来源于关于市场和其它非主观设计的制度所具有的 “自发秩序”的特性的思想。这种思想使哈耶克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他不可避免地陷于社会进化和团体选择的争端之中。他对选择机制特点的论述与自由主义的关系并不总是清楚的。这些论点的非理性特征与其高度理性的几近乌托邦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形成鲜明的对照。《通往奴役之路》一书所存在的这种缺陷,日后也为作者本人意识到,他在后来出版的《自由宪章》和《法律、立法和自由》三部曲中,多处涉及这个难题,试图将古典自由主义与“进代”的主题结合起来。至于这一尝试成功与否,尚有待评说,但哈耶克及其著作无疑对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对政治思想领域中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目录
导言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被离弃的道路
人类意志形成世界的现状
——现代文明的个人主义基础
——自由主义不是静止不变的教条
—— 但它不被容许得到发展还遭到离弃——德国成为新背离的领袖
第二章 伟大的乌托邦
社会主义对新自由的承诺 ——自由一词含义的改变——复活的恐惧——民主社会主义的乌托邦
第三章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的含义——“计划”的含义——选择一种不是自由放任而是合理的竞争框架的指导型
经济——集中管理和竞争的结合不如任何一种制度
第四章 计划的“不可避免性”
技术上的变化使竞争不可能——垄断增长的原因——技术上的变化造成的新问题——竞争之
不能实现的技术上的可能性——对计划的要求在很大程度是专家的狭隘看法
第五章 民主与计划
对经济活动集中管理的一个包罗万象的共同价值准则为前提——个人的和社会的目标——方法
上的一致和目标上的不一致——随着国家行为范围的扩展,一致的可能性减少——民主“控制”的
幻梦——自由而非民主是终极价值
第六章 计划与法治
法治 ——形式或实体的法规——法治的基本原理——形成的与实质的平等二者之间的矛盾——
对法治的新威胁——法治与人权
第七章 经济控制与极权主义
政治和经济的自由——对单纯经济的轻蔑——对生产的控制也造成对消费的控制——计划与职
业选择——命令与禁令是价格体系的唯一选择——丰裕的神话——极权主义控制前所未有的程度
第八章 谁战胜谁
自由与财产——计划与收入的分配——公正分配——“平等” ——“公道的”价格和“合理的
”工资——关于应有地位的矛盾观念——社会主义准备了极权主义控制的工具——“中产阶级”的
社会主义——竞争的各种社会主义冲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