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学派简介
奥地利学派 (Austrian School) 是卡尔·门格尔 (Carl Menger) 创立的边际学派分支,在此他有意识地同à历史学派(à方法论之争)和à古典主义划清了界限。借助于效用最大化的原则,门格尔展示了一方面消费品作为“第一序位的物品”被人们所使用,另一方面资本品和生产要素又作为“用于生产更低序位物品的更高序位的物品”被投入使用。他区分了(对消费品)的直接需求和(对资本品和生产要素的)间接或衍生的需求,并将供给看作是相应的超出个人需求的存量的剩余。在由此使资源配置问题得到解决的基础上,门格尔得以根据一个统一的原则建立起其对所有市场适用的价格理论。当然在一些具体细节上仍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这正是他的学生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 (Friedrich von Wieser) 和欧根·冯·庞巴维克 (Eugen von Böhm-Bawerk) 通过他们的研究努力解决的。例如这两位学者寻求解决价值计算问题,即具体解释消费品的价值向更高序位物品的转移遵循何种原则。维塞尔还发展了一种对机会成本概念的解释。根据他的观点,机会成本可以在纯粹主观主义的基础上被理解为失去的效用。庞巴维克则重点从事揭示储蓄、资本形成和利率之间联系的研究。他同时也关注经济权力对价格形成的影响的问题。
作为奥地利学派第三代和第四代的代表人物,路德维希·冯·米瑟斯 (Ludwig von Mises) 和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 (Friedrich A. von Hayek) 将门格尔的思想移植到货币和景气理论方面,他们还同时援引瑞典人克努特·维克塞尔 (Knut Wicksell) 的著作,维克塞尔则从奥地利学派那里得到过重要的启发。奥地利人约瑟夫·熊彼特 (Joseph A. Schumpeter) 也以另一种方式从事于对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他将景气波动和增长归结于企业创新活动的起伏。到了第四代,其代表人物除哈耶克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著名学者,如弗里茨·马赫卢普 (Fritz Machlup) (价格和竞争理论)、戈特弗里德·哈伯勒 (Gottfried Haberler) (对外贸易理论)、奥斯卡·摩根斯坦恩 (Oskar Morgenstern) (博弈论)和里查德·冯·施特里格尔 (Richard von Strigl) (资本理论),奥地利学派则越来越融入到新古典主义的主流中。
米瑟斯和哈耶克也对社会主义中的经济核算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对这个问题的探究中,哈耶克写了一系列关于自由秩序的社会哲学基础的作品。在这些著作中,他又以一种广泛的方式对“奥地利学派的范式”进行了表述。这种范式的特征是强调在市场活动中知识的作用(既包括其产生,也涉及其扩散),预期的作用以及自发性、时间层面、过程性以及复杂性。与之相联系,他还表达了对以总量为基础的工作的极端怀疑,从而持与凯恩斯主义色彩的宏观经济学的对立立场。所谓的新奥地利学派也遵循着这一传统,这个学派在路德维希·冯·米瑟斯 和路德维希·拉赫曼 (Ludwig M. Lachmann) 的影响下在美国形成并坚决以主观主义为导向。
参考文献:
Issing, Otmar (Hrsg.) (2002), Geschichte der Nationalökonomie, 4. Aufl. München.
Schumpeter, Joseph A. (1965), Geschichte der ökonomischen Analyse, Göttingen.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