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理性基石垒起行为金融学大厦
行为经济学四十年来的探索,主要结论之一是指明了,解释人类经济活动的核心公理假设——“经济人”原本就不存在,而被理论所舍弃的“常人”,在现实中始终是承担选择和决策的主角,通常被称作“变态”的选择行为却是常人的常态。理查德·塞勒教授(RichardH.Thaler)获本年度经济学诺奖已近两个月了,现在才来讨论似乎有点炒冷饭。不过,从他作为一个经济学界的异端分子而独享殊荣来看,意义非比寻常。塞勒致力开拓的行为经济学,从核心理念到方法工具,正颠覆着百年来经济学界苦心孤诣营造的公理假设系统,标志着新的经济诠释范式在登堂入室。
行为经济学四十年来的探索极富成果,主要结论之一是指明了,解释人类经济活动的一个核心公理假设,“经济人”(Econs)原本就不存在,而被理论所舍弃的“常人”(Humans),在现实中始终承担选择和决策的主角,通常被称作“变态”(anomalies)的选择行为却是常人的常态(normality)。而眼下被说成“新常人”的行为,是两百万年来智人在生存进化中铸就,尤其是近一万年来定居农耕文明所塑造的常人的本性。常人回归常态,塞勒帮助其正名,可说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塞勒教授之获奖或许应该更早若干年。2012年的诺奖颁给了法玛和席勒两位教授,平分秋色,而实质上更像是“各打五十大板”,颇引起各方的嘲讽,因为那两位的学说,从途径到旨趣,实在是南辕北辙。瑞典的经济学诺奖评委的首鼠两端,表明了当时的学界对经济研究的范式是否在发生转换还拿不准。事实上,旧范式的裂隙早已呈现出来,2002年的经济学诺奖就已颁给了一个“局外”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教授。卡尼曼在推进行为认知科学上居功厥伟,他和塞勒有多年的合作,他们追随1978年诺奖得主西蒙教授的“有限理性”学说的指引,在三个“有局限”(bounded)的层面——有局限的理性、有局限的认知计算能力、有局限的自利追求,展开探索而成果丰饶,才有了行为经济学眼下的进展。
好在塞勒2015年的一本著作已有了中译本——《“错误”的行为》,其中记述了行为经济学探索和完善的历程,许多故事掌故娓娓道来有如行云流水一般。
书中有一则故事,谈到了塞勒对网络泡沫于2001年爆裂的前夜给出了精准预测。人们通常认为,对网络泡沫最先提出警告的是罗伯特·席勒教授(2012年经济学诺奖得主)。席勒在1995年给美联储作报告时的分析,引起了当时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的警觉和反思,格老的名言“非理性繁荣”也因此成了席勒1996年那本畅销名著的书名。值得注意的是,塞勒教授并没因为自己的准确预测而洋洋自得,他反倒是下了决心,以后再也不做诸如此类的预测了。因为他深知这种预测是十分困难的,其正确性很值得质疑,而误导的影响往往更加厉害。纵然你的预测最终得到了印证,也不等于在投资上就能成功。假设你当年要是依凭席勒的预言来做空的话,多半是熬不到四年(1996年—2000年)的,在市场崩盘之前就会被迫“割肉”出局的。既然做不到“领先市场半拍”来逆势操作,我们又该如何是好呢?塞勒在他的《“错误”的行为》里有不少忠告,我想大家都有兴趣来了解。这是我向各位推荐阅读这本书的理由之一。顺便说,塞勒创建的公司投资理财的业绩表现十分出众,长期列在“晨星”评价的五颗星机构之中。
塞勒很坦率地承认,行为经济学的成果最有效的应用竟然落在了金融市场,是他和所有的同行始料未及的。在学理上,金融领域最符合理想条件的自由市场,最适于经济分析,然而,这个市场区隔的吊诡之处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成为新旧两种范式的竞技试验场,从而判别孰优孰劣。塞勒认为,金融投资市场的“变态”,以及“有效市场假设”的偏误之所以能被捅穿和证伪,乃得力于计算机处理和收集数据的巨大能量,亿万次的交易结果能被实时揭示出来。
依我个人的浅见,经济理论的模型并没有把信贷经济这个至关重要的部分涵盖得妥当。一般的市场模型(为了分析的简便)往往割裂生产者和消费者,彼此不能转换、至少不能无时滞地转换,但是,在金融投资市场供方和需方两重对立的角色往往由一身兼任,瞬间就能切换,对冲操作更是同时集两种角色于一身。索罗斯的“反身性原理”所指的,就是同一投资人群体内部的“正反馈”激荡,供求力量的竞逐有时不但不能相互制衡,反而会彼此推波助澜加剧失衡。唱过卡拉OK的人都会有这种体验,当麦克风朝向喇叭箱时会激起刺耳的啸叫;在金融投资,“正反馈”的激荡甚至可能酿成市场的熔塌!对这类时不时发作的金融危机现象,早有人认清了并进而驾驭之。譬如,投资理论巨匠格拉汉姆把它比喻成“市场先生”,巴菲特等实战大师更趁着市场先生癫狂之际,捧着澡盆来接盛“天上掉下来的金雨”。要是没有市场先生的这种愚蠢时常发作,巴菲特戏称说:“我将沦落成沿街乞讨的穷汉!”
大家或许知道,凯恩斯有选股犹如选美的妙喻,他认为在股市投资乃人际间博弈,优选投资对象的要点不在于你自己的喜恶,而在于你如何判断投资大众是怎样看待那只股票的。凯恩斯的“选美”诠释是否真的具有实战价值?塞勒曾做过很有趣的心理测试。让我们下期接着探讨。
来源:上海证券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