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听期货论坛's Archiver

龙听 发表于 2017-11-23 09:31

着眼期货人才“供给侧” 大商所期货学院举办高校教师衍生品研修班

着眼期货人才“供给侧” 增强高校衍生品教育“造血功能”

  高校教师走进大商所学期货

  大商所期货学院举办高校教师衍生品研修班

  11月22日,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期货学院高校教师衍生品研修班在大连开班,来自全国32所高校的60名教师在这里集中研修学习中国期货市场新发展、新业务。大商所副总经理许强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中期协非会员理事李强等来自协会、研究机构、期货公司的4位专家将围绕期货市场的基本情况与功能发挥、创新业务、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模式等课题进行为期3天的培训,同期还将组织开展交割库调研及高校期货人才培养座谈会。

  本次高校教师衍生品研修班重点对高校相关专业方向的高校老师进行衍生品知识与实践内容的培训,旨在进一步促进高校老师对国内外期货市场新发展、新形势以及期货市场创新业务模式的了解,促进教师队伍知识结构更新、完善,促进高校衍生品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进一步保障高校期货人才培育项目质量,同时积极推动期货等衍生品行业产学研结合、理论与实务结合,拓展交易所与高校合作领域。

  大商所副总经理许强在致辞中表示,从国际、国内、金融业和期货市场自身发展情况来看,当前,中国期货市场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我国已是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国际化及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步伐日益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的需求与日俱增;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各专业市场之间的壁垒正在消除,期货市场与证券市场、基金市场、银行市场、保险市场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合作更为深入;2014年新国九条等为期货市场稳步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但与这些重大机遇和历史使命相比,人才供给不足已经成为期货市场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了交易所、期货公司、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和市场服务,严重制约了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

  人才是期货市场发展创新的基石,大商所十分重视期货人才培育工作。2005年以来,大商所通过开展“千村万户”、“千厂万企”等市场服务工程,创立“期货学院”、“期货十大投研团队”评选、EDP培训等服务品牌,开展针对产业人员、行业从业人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各类人才培育工作。今年,大商所根据市场需求,以产业培育基为平台,深度培育期现结合人才。近十年来,这一系列工作累计培育期货从业人员3万人次,培育产业企业和机构高管1千余人次,培育产业企业、机构人员达40万人次,为期货行业创新发展及市场服务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目前,现货企业和银行、证券、基金等对衍生品人才需求空前强烈,而期货行业面临着人才流失率高、从业年限短的难题。尤其是初出校门的高校学生,入职后适应较慢,需要期货公司或相关企业较长时间的培养。面对新情况,大商所加快人才培育机制转型,在强化对现有在职人员培训的同时,在源头上发力,对未来进入现货企业或从事现代金融、经济战线工作的高校学生进行期货知识培训。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期货知识的教育不够系统、内容不够丰富、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去年下半年以来,大商所着眼行业发展大局和人才“供给侧”,启动高校期货人才培育支持项目,前置期货教育,将人才培育拓展至高校环节,联合会员单位、地方期货协会、高校共同推动期货课程走进高校课堂,通过相对全面系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期货教育,推动解决行业人才瓶颈问题,向未来输送了解、熟悉期货市场,具有现代市场风险管理意识的人才,壮大行业发展支持力量,营造市场良好生态环境。

  据了解,截止目前,大商所已与8个地方期货业协会、25个期货公司一起与包括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在内的33所高校合作完成了37个期货知识培育方案,其中学分教育占全部项目的83%。目前,已开班29个,培育大学生约1800人。据介绍,在未来工作中,大商所将以高校期货人才培养工程项目为契机,与各方一道,在人才培育、课程开发、课题研究、信息交流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积极推动期货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共,持续做好期货等衍生品人才培养相关工作,为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