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期货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p=30, 2, left]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交易品种日益丰富。期货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而引发对期货人才特别是衍生品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期货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但目前大多数高校没有开设期货相关课程,专业设置也少有专门的期货研究方向,高校金融投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期货市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p]
[p=30, 2, left][b] 期货市场人才培养现状[/b][/p][p=30, 2, left] 期货市场不仅为现货企业套期保值提供了多元化的工具,更是国家争夺大宗商品定价权的有效途径。随着全球经济动荡和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加剧,国家日益重视期货市场的作用,由此也带来了期货市场对各类期货人才的需求。[/p][p=30, 2, left] 当前期货市场人才需求主要分五大类:监管人才需求、交易所人才需求、期货公司人才需求和各类金融投资公司人才需求以及期货市场流动性人才需求。各类期货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还是全国高校金融投资类专业,高校人才培养的依据是专业培养计划,但全国各层次高校金融投资类专业的培养计划中期货相关课程较少,只有少数高校开设有期货基础知识课程,但很少涉及期货技术分析等难度稍高一些的内容,更不用说量化投资等更高难度的课程了。所以国内期货市场人才培养现状是,大部分高校金融投资类专业培养计划中没有期货相关课程,人才供应方面存在较大的缺口。[/p][p=30, 2, left][b] 期货市场人才需求现状[/b][/p][p=30, 2, left] 期货市场监管部门需要既能从战略上把握大宗商品价格运行方向,又掌握期货市场政策法规和基本规则的高层次人才,这类人才需要从各交易所和期货公司专业技术人才里挑选,本文重点分析以下几类人才的培养模式:[/p][p=30, 2, left] 期货公司高层次行业研究人员和基础服务人员[/p][p=30, 2, left] 期货公司总部需要大量的高层次行业研究人员。总部行业研究人员主要从各大高校招聘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需要进行大量的后续培养才可以适应行业研究员的工作岗位。另外,期货公司营业部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和基层服务人员,这部分人才需求主要在各期货公司来回流动,每年也会从各地方高校招聘部分金融投资专业大学生充实到基层服务人员队伍中去,但这部分大学生同样面临必须进行后续培养才可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问题。[/p][p=30, 2, left] 实体企业合格的套保人员[/p][p=30, 2, left] 期货市场最重要的功能是为各类商品现货生产企业、贸易商和原料需求企业提供套期保值的工具。商品现货企业对于期货市场的认识有两类比较极端,一类对于期货极其排斥,认为期货就是高风险的代名词;另一类接触到期货市场后不能踏踏实实做套期保值,逐渐转向投机,对自己能力超级自信,为企业积累了很大的风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类商品现货企业缺乏相应的套期保值人才,而各层次高校很难直接培养出毕业即能上岗的套期保值人才。[/p][p=30, 2, left] 基金公司长期稳定的投资管理人员[/p][p=30, 2, left] 2018年是基金行业整合的一年,截至2018年年底,股票型公募基金表现低迷,私募基金股票配置较重的也清盘了很多。相反,期货类私募投资基金表现出色,很多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这也是对期货行业的一次有力宣传。但对于绝大多数基金公司来说,还欠缺全面系统、长期稳定的投资策略,缺乏能够长期稳定盈利的基金经理和高水平研发人员。[/p][p=30, 2, left] 期货市场理性的投资者[/p][p=30, 2, left] 期货市场造就了很多传奇人物,他们通过期货市场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利用较少的资金经历几次大起大落,最终积累了上亿甚至几十亿的财富。长期以来,各类缺乏系统期货知识的投资者对市场的风险认识不够,喜欢能够令人暴富的投资模式。殊不知,风险和收益是对等的,盈亏同源,财富来得迅速去得也迅速,只有用稳健的投资方法取得的收益才可能长久。[/p][p=30, 2, left][b] 期货人才培养是行业发展驱动力[/b][/p][p=30, 2, left] 期货市场人才培养主要分高校培养和社会培养两大类。高校金融投资类专业是期货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期货公司、基金公司等各类金融投资公司是社会培养的主阵地。高校培养主要是已入校大学生通过系统学习金融投资理论知识和金融投资实践训练,掌握金融投资方面的系统知识和专业技能;社会培养主要是大学生毕业后从事期货相关岗位的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各类金融投资公司担负起了社会培养的主要责任。[/p][p=30, 2, left] 社会培养目前没有统一模式可循,高校人才培养系统性强,可复制,但缺乏实践性。不过,也有一些高校投资学专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修订投资学专业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加入期货相关课程并计入学分,加大期货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期货投资实践能力,为期货市场培养和输送了一批理论和实践能力并重的专业人才。[/p][p=30, 2, left] 举办高校金融投资专业教师期货培训班[/p][p=30, 2, left] 高校是各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现在各大期货交易所都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各类人才培养项目,但没有针对金融投资专业教师的培养项目,建议交易所可以根据一二三类高校金融投资专业教师的现状,分阶段设立金融投资专业教师培训班,组织高校教师和期货行业专家设计出针对专业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初期可以在各交易所所在地设立,参观交易所和学习期货知识同时进行;后期可逐渐推广到高校较多的城市。[/p][p=30, 2, left] 期货资格考试教材加入金融投资类本科专业培养计划[/p][p=30, 2, left] 各大期货交易所共同支持高等院校金融投资专业将《期货及衍生品基础》和《期货及衍生品技术分析》两门期货资格考试教材编入金融投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这两门课程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期货基础和技术分析的知识,既有理论体系,又有实践案例。各类高校可以根据金融投资专业学分设置情况选择开设以上两门课程并计入学分,交易所给予相应的支持。[/p][p=30, 2, left] 大商所高校人才培育项目于2017年启动,连续几年与全国各层次高校开展期货课程计入学分的人才培养项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大商所依托9个地方期货业协会、41家期货公司,已经在51所高校开展了多个高校期货人才培育项目。其中,为鼓励优秀学员,特设立“大连商品交易所奖学金”,获奖学生比例约10%,累计鼓励400余名优秀学子,其中纳入学分的项目占83%,已开班培训超过4000名学生,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参与高校和市场各方的普遍欢迎和认可。大商所人才培养项目初期以“985”“211”高校为主,为期货市场培养了部分高端专业人才,后期计划继续扩大合作高校范围,为市场培养出更多层次的应用型人才。[/p][p=30, 2, left] 分层次在不同等级的高校中开展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项目[/p][p=30, 2, left] 各层次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差别很大:一类院校主要以培养交易所、期货公司总部以及大型公募基金人才为培养目标;二类院校以培养期货公司和各类投资公司行政后勤人员为培养目标;三类院校以培养基础行政后勤人员和交易人员为主要目标;三类院校分别与培养人才的金融投资相关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由期货行业专家和高校一起成立金融投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企业和高校在培养方案制订、实践教学指导和实习就业之间开展立体的全方位的校企合作。[/p][p=30, 2, left] 成立高等院校投资者教育联盟[/p][p=30, 2, left] 由各高校金融投资专业牵头,成立全国性的高等院校投资者教育联盟,重点对金融投资专业学生开展专业性的教育活动,对全校学生开展投资基础和风险教育活动。首先,以各交易所所在地高校为主成立上海、郑州、大连当地高校的投资者教育联盟组织;再以交易所为中心向全国省会城市高校辐射;最后成立全国性的高校投资者教育联盟组织。[/p][p=30, 2, left] 郑商所已于2019年5月15日首个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组织河南省内主要高校金融投资专业教师走进郑商所,与相关部门进行座谈交流。在当天的活动中,高校教师通过参观郑商所展示馆、观看相关专题片了解了郑商所的基本情况并就如何开展期货专业人才培养与郑商所相关部门负责人开展了交流。高校教师代表表示通过参与郑商所组织的学习交流活动,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将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也希望郑商所能够牵头成立河南省金融投资专业投资者教育联盟组织。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郑商所正探索通过加强与高校合作,建立社会化人才培养体系,以“产学合作”的方式,培养衍生品人才;同时也希望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搭建一个和高校协作互动的平台,通过开展师资培训、学科建设、组织课题研究和成立金融投资社团联盟等方式,加强期货市场理论知识的研究和教育水平,培养人才,为投资者保护和市场建设尽一份力量。[/p][p=30, 2, left] 组织系统化的全国大学生模拟期货大赛[/p][p=30, 2, left] 开展全国性的大学生期货模拟投资大赛,锻炼高校学生的实践投资能力。比如,郑商所2018年举办了第一届“期货模拟交易大赛”,2019年第二届大赛也已经开始,并将“期货知识进校园”活动与大赛紧密结合起来。郑商所采取的是会员单位联系当地高校的模式,由期货公司进校园“介绍大赛规则,普及期货知识”,每家期货公司每所高校可以安排四次期货方面的课程,既宣传了大赛,又使大学生对期货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第二届大赛参与高校进一步增加,报名参赛人数也已经翻倍。郑商所杯全国大学生模拟交易大赛鼓励参赛学生参加期货从业资格考试并适当加分,期货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并存,综合提升了大学生的期货研究能力。[/p][p=30, 2, left] 成立金融投资量化研究中心[/p][p=30, 2, left] 各高校金融投资专业由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成立金融投资量化研究中心,依托量化研究中心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p][p=30, 2, left] 量化研究中心主要进行量化投资模型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选出实践效果比较好的投资模型直接应用到各类型投资企业的投资实践中。各高校量化研究中心可以加强协作共同研发量化投资模型,定期组织研讨活动,为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提高专业师生的实践能力。笔者所在的院校在2016年就成立了投资学量化研究中心,研发了较多的实用型强的量化投资模型,研究中心研发的模型参加了2018年期货日报组织的全国期货实盘大赛,并获得了程序化组冠军和亚军的好成绩。[/p][p=30, 2, left] 期货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国民经济甚至国家竞争中已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期货人才短缺的现状极大地限制了期货市场的发展。各大商品期货交易所应发挥积极作用,积极联系高校,鼓励并支持会员单位与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模式,重点支持与高校签署校企合作协议的会员单位开展各类投资者教育活动,建立交易所、会员单位和高校三位一体的立体化、交叉式人才培养模式,多措并举加大期货人才的培养力度。[/p][p=30, 2, left] (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