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听期货论坛's Archiver

龙听 发表于 2019-9-20 09:22

餐菊

[p=30, 2, left]菊,不仅可供观赏,亦可制作为美食,雅称为餐菊。[/p][p=30, 2, left]在中国,餐菊之俗似乎由来已久,早在屈原的《离骚》中,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餐菊记载。此后,似乎代有所承,但尤以宋朝餐菊之风为烈。[/p][p=30, 2, left]《神农本草》曰:“菊以紫茎为正。”古人认为,紫茎的菊花才是菊花中的正宗,此种菊花,亦谓之甘菊,气香而味甘,叶、花皆可做羹食。[/p][p=30, 2, left]宋人爱菊成风,据说赏菊活动正是从宋代开始的。宋人对于菊花的品种非常熟悉,且《神农本草》中“菊以紫茎为正”的观念,也早已深入人心,因此,餐菊,也就成为宋人特别是宋代士人的一件俗常之事,也是一件风雅之事。[/p][p=30, 2, left]宋人餐菊,以菊苗、菊花为主,吃法多多。[/p][p=30, 2, left]“菊苗煎”是以菊苗为基本原料的一种吃法。其法:“采菊苗,汤瀹,用甘草水调山药粉,煎之以油。”即采取鲜嫩的菊苗,热水焯过,然后调上甘草水和山药粉,油炸过后食用。甘草、山药、菊苗皆具清热之功效,食用后,生清爽之感,故而撰写《山家清供》的林洪,就赞之“飒然有楚畹之风”。[/p][p=30, 2, left]对于菊苗,宋人还有另一种吃法,那就是做“菜羹汤”。其法极其简单:“春采苗、叶,略炒,煮熟,下姜、盐,羹之,可清心明目。加枸杞叶,尤妙。”略炒,不能炒之太过,炒过了,菊苗嫩,容易失其本味。枸杞叶,同样具有养肝明目的功能,所以,菊苗与枸杞叶放在一起做“菊苗羹”,相得益彰,既强化了食疗功能,亦可作为一道春日时鲜,以饱口腹之欲。[/p][p=30, 2, left]宋人似乎特别喜欢喝粥,而且名目繁多,多与花草菜蔬相关,诸如赤豆粥、薏苡粥、梅粥、山药粥等,菊苗粥,即是其中之一,其法为“用甘菊新长嫩须丛生,摘来洗净,细切入盐,同米煮粥食之,清目宁心”,所谓“嫩须丛生”,亦不过是丛生的嫩菊苗而已。[/p][p=30, 2, left]菊花饭是以菊之花为主。菊之花,花色有多种,诸如黄色、白色、紫色、绿色,甚至于黑色等,但古人认为:“梅以白为主,菊以黄为主。”黄色才是菊花的正色,或者叫本色。因此,菊花饭所用菊花,是采用黄色菊花,以故,宋人又给“菊花饭”起了个好听的名字,谓之“金饭”。其法:“采紫茎黄色正菊英,以甘草汤和盐少许焯过。候饭熟,投之同煮。久食,可以明目延年。”方法亦是简单可行。[/p][p=30, 2, left]菊花饭选择黄色菊花,不仅是因为悦目好看,还因为这里面寄托着一种中国人的传统哲学理念:黄色菊花,纯黄色,在五行中是中央土的颜色,又逢九月开花,正是金中之土,与季节相应,所以最为上乘。[/p][p=30, 2, left]其实,相比菊苗,菊花的吃法更为纷繁,除菊花饭外,宋人还做菊花饼、菊花糕、菊花粥等,但菊花多以点缀为主,似乎追求审美价值胜过食用价值。[/p][p=30, 2, left]今人餐菊,其风已然淡去,纵有餐之者,亦不过是以菊点缀风情而已。邓云乡先生在一篇谈吃的文章中写到老北京的“菊花锅子”,虽以“菊花”冠首,但也只是一火锅,只不过是在餐食的过程中,加入了“雪白的大菊花瓣”而已。沸烫之中,猛然加入大捧的雪白菊花,宛如沸烫堆雪,其情景自然是亮丽惊人,使人目迷神醉了。[/p][p=30, 2, left]当然,并非所有的菊都为可餐之菊,如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所言:“菊有两种:一种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作羹食者为真;一种青茎而大,作蒿艾气,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p][p=30, 2, left]宋人餐菊,似乎就只食“紫茎,黄花菊”。至于白菊入馔,自是后来之事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