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博弈 豆菜粕价差如何走扩?
[p=24, 2, left][b]核心观点[/b][/p][p=24, 2, left] .随着全球经济的放缓,大国关系也逐渐走向紧平衡的拐点,多方谈判过程中在进口贸易领域里的推杯换盏对于我国进口依存度高企的油料市场而言,将更添一份挑战和跌宕。[/p][p=24, 2, left] .今年,由于受到中美贸易关系这一外部大环境的变化,使得豆[url=http://futures.jrj.com.cn/pzzl/caipojsbb.shtml]菜粕[/url]价格的走势规律也随之起了变化。[/p][p=24, 2, left] .在加拿大菜籽进口证书进一步收紧之前,豆菜粕价差仍将维持走扩趋势,走扩的力度和幅度有待中美和中加关系的演变相配合,短期内可关注前期跳空窗口一线的压力位。[/p][p=24, 2, left] [b]详细内容[/b][/p][p=24, 2, left][b] 豆菜粕价差或存在走扩机会[/b][/p][p=24, 2, left] 日前,市场传闻我国政府部门已加强对于进口油菜籽转基因证书的审批,部分转基因油菜籽未获准进口。3月1日当晚,国内菜油、菜粕价格应声大涨,其中菜粕价格涨幅达4.47%,盘中一度逼近涨停,而ICE油菜籽则收盘大幅下跌,盘中震荡剧烈。[/p][p=24, 2, left] [b]随着全球经济的放缓,大国关系也逐渐走向紧平衡的拐点,多方谈判过程中在进口贸易领域里的推杯换盏对于我国进口依存度高企的油料市场而言,将更添一份挑战和跌宕。[/b][/p][p=24, 2, left] [b]中加关系紧张,菜籽进口趋严[/b][/p][p=24, 2, left] 自加拿大逮捕孟晚舟女士以来,中加关系直线下降。3月1日,加拿大司法部表示,将批准处理美国要求引渡孟晚舟女士的申请。与此同时,孟晚舟女士的律师团队已经对加拿大政府、加拿大边境服务局和皇家骑警提起诉讼,控告他们在羁押期间对其以不实名义进行的逼供和审查,严重侵犯了她的宪法权益。至此,事件影响进一步发酵,中加关系再度趋于恶化。([/p][p=24, 2, left] 加拿大是全球第一大油菜籽种植国,也是我国油菜籽进口的第一大来源国。2018年,我国全年进口油菜籽476.6万吨,其中来自加拿大的油菜籽为445万吨,占比达93%以上。自去年年底以来,我国加强了对于加拿大输华油菜籽的检疫检验,并于近期取消了部分加拿大企业的对华出口资质(具体涉及9家工厂)。这一信息也引发了市场对于未来加拿大油菜籽进口数量以及菜粕供应能力的担忧。就目前来看,进口的趋严主要是处于严控GMO证书的阶段,若对未来进行情景分析:最为悲观的情形为严禁加拿大菜籽进口,则每年将减少400万吨菜籽进口量,菜油供应约减少180万吨,菜粕供应约减少210万吨。而较为乐观的情形则为短期谈判使然,但长期影响较小,随着中美贸易协议达成,中加关系恢复,进口政策或将回归常态,这一事件的短期影响或可参考2017年11月由于[url=http://futures.jrj.com.cn/pzzl/bean_report.shtml]大豆[/url]GMO严查事件所带来的脉冲性变化。[/p][p=24, 2, left] [b]替代效应逐渐生效 豆菜粕价差或将走扩[/b][/p][p=24, 2, left] 近来,[url=http://summary.jrj.com.cn/futures/doupo.shtml]豆粕[/url]的基本面由于受到中美关系边际改善、南美收割进度加快以及猪瘟疫情导致下游需求疲软等利空影响,价格走势连续四个月下行,目前正处于历史低位区间。相较而言,身处转基因进口证书收紧新闻的菜粕价格则因受到提振,价格有所走高。二者的价差自2019年年初以来不断走低,目前仅为300元/吨左右,处于近六年来的历史低位。[/p][p=24, 2, left] 从价差的季节性分析来看,豆菜粕价差在3-4月间多处于下行区间,而在5-8月间则多处于走扩阶段。这主要是由于4-5月为传统的水产养殖旺季,而菜粕则是水产饲料中的刚需原料,需求端的利好支撑菜粕价格走高。而后期随着水产饲料需求转弱,北美天气升水增加,二者的价差遂开始走扩。但[b]今年,由于受到中美贸易关系这一外部大环境的变化,使得豆菜粕价格的走势规律也随之起了变化。[/b][/p][p=24, 2, left] 自2018年11月份中美贸易和谈以来,叠加非洲猪瘟的疫情影响,豆粕价格不断走弱,而菜粕则由于受到进口检疫趋严的影响,价格受到一定的支撑,二者的价差逐渐缩小至历史低位极值。相比于豆粕,菜粕的有效能值偏低,即淀粉含量低,蛋白含量为34%-38%(豆粕的蛋白含量可达40%-48%),且菜籽壳难以消化利用,含有硫葡萄糖苷、芥酸、单宁、皂角苷等不良成分,所以在饲料中的添加比例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随着豆粕价格的走低,其性价比优势逐渐显现,二者之间的替代效应逐渐生效,菜粕的添加比例在2018年的高峰时达到了30%,而在此前两年的最低添加比例为5%-8%,预计后期这一添加比例仍将继续下降。同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将合理确定内陆水域养殖规模,压减近海、湖库过密网箱养殖,推进海洋牧场建设,规范有序发展远洋渔业,降低江河湖泊和近海渔业捕捞强度。笔者预计,今年水产饲料需求对豆菜粕价差的拉动效应将会大幅减弱。同时,因检验检疫的趋严,部分12月份菜籽进口拖延至1月份,我国在1月份的菜籽进口量总计达65.01万吨,环比大幅提高64.2%,目前国内菜粕的供应相对充足。[/p][p=24, 2, left] 总体来看,进口证书收紧这一事件对于菜粕价格的影响已基本在3月1日前后为市场所Price-in,在事件进一步发酵之前,菜粕价格短期内难以突破2190一线支撑。在豆菜粕价差收缩至极值低位的情况下,二者之间的替代效应使得价差存在走扩的趋势。后期,随着中美关系的持续改善,或将对中加关系产生一定的缓和作用。[b]在加拿大菜籽进口证书进一步收紧之前,豆菜粕价差仍将维持走扩趋势,走扩的力度和幅度有待中美和中加关系的演变相配合,短期内可关注前期跳空窗口一线的压力位。[/b][/p]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