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听期货论坛's Archiver

龙听 发表于 2019-3-6 09:40

捕捉非理性群体行为的投资机会

如果你读过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你就会明白书中所描绘的理性的个体往往在群体中表现出集体无意识性,并且做出一些非理性的举动。事实上,在群体中,个体的理性与非理性有时候存在着巨大冲突,且非一概而论。个体的理性非必然地导致群体的理性,群体的理性也非必然地导致个体行为的理性。这里的“群体”指的是“心理群体”,不能简单理解为聚集在一起的个人。有时,即使有组织的一群人同时聚集在同一地点,也未必构成勒庞笔下的群体。相反,即使没有物理意义上的聚集,但是如果成千上万的个人因为某个偶然事件而产生了心理以及情感上的共鸣,也足以使他们构成一个“群体”。

在期货交易中,这种“心理群体”也很容易形成。以最近的淡水河谷矿难为例,2019年1月25日,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淡水河谷(Vale)位于巴西东南部米纳斯吉拉斯州布鲁马迪纽市的一处尾矿坝Feijo发生溃坝事故,大量采矿废料泥浆倾泻而下,导致社区及附近村落被淹。该事件引发了“蝴蝶效应”,相关市场迅速反应,其中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价格大幅上涨,春节假期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主力合约单日涨幅高达5.6%。春节长假期间,外盘铁矿石掉期合约价格连续上扬,领涨大宗商品,其中新加坡铁矿石掉期主力3月合约累计涨幅达到7.9%,收盘价重新站上90美元/吨关口,创出近年来新高。

同时,各家卖方研究机构也没有闲着,在春节假期的尾声,纷纷发布各类看涨铁矿石的研究报告。虽然市场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但是投资者的普遍共识往往缺乏可操作性。由于受春节假期因素的影响,国内铁矿石存在补涨需求,但是内外盘的价差往往会通过跳空高开来弥补缺口,市场不会给这种共识太多的获利机会。

从投资者个体的角度来说,做确定性最高、相对风险最小的交易似乎是最理性的,但是这种交易行为所导致的“心理群体”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投资机会,所以这个时候个体的理性与群体的非理性画上了等号。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在互联网和金融业最兴盛的时候,很多应届毕业生出于现实的考虑放弃了原专业,加入到IT和金融业的求职大军中,人们一旦形成这样的“心理群体”,就业通道一定会很拥挤;又比如,在国内市场非常火爆的CFA和FRM证书,从个体的角度来说,系统掌握金融知识、提高金融素养、拿到投资经理的入职“敲门砖”是非常明智的决定,但是当中国考生的比例不断增加、职业投资经理的门槛水涨船高的时候,我们似乎又成了幕后推高这一水位的“乌合之众”。

个体的理性与群体的非理性,总是让我们在路径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步调,防止产生过度的共振。一般情况下,共振是有害的,会引起机械和结构很大的变形和动应力,甚至造成破坏性事故,例如,19世纪初,一队拿破仑士兵在指挥官的口令下,迈着威武雄壮、整齐划一的步伐,通过法国昂热市一座大桥,在快走到桥中间时,桥梁突然发生强烈的颤动,最终断裂坍塌,造成许多官兵和市民落入水中丧生。后经调查,造成这次惨剧的罪魁祸首正是共振,因为大队士兵齐步走时产生的频率正好与大桥的固有频率一致,使桥的振动加强,当它的振幅达到最大限度直至超过桥梁的抗压力时,桥就断裂了。后来,许多国家的军队都有这么一条规定:大队人马过桥时,要改齐步走为便步走。所以说,生活有时候是最好的老师,投资最终也要回归常识。

回到投资的交易逻辑上来,相比从个体的理性角度来获利远不如从群体的非理性角度来获利。于是,我们就有了可以作为交易实践所参考的逻辑分析路径:从事件驱动个体理性行为到可能产生的群体非理性,最终形成捕捉非理性群体行为的交易策略,这往往能使得我们从中获利。交易本身就是一种博弈,“二八法则”始终存在,我们先把“八”的逻辑搞清楚,再来谈怎么才能当“二”中的少数人吧。

                        (作者单位:国泰君安期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