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反向基差下的豆粕跨期套利分析
[p=21, 2, center][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ac99ffb10102uvye&url=http://album.sina.com.cn/pic/753b0f59gx6DgphS2nF83][img=0,353]http://s4.sinaimg.cn/mw690/753b0f59gx6DgphS2nF83&690[/img][/url][/p][p=21, 2, left][b]1.1 豆粕期现价差分布[/b][/p][p=21, 2, left][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ac99ffb10102uvye&url=http://album.sina.com.cn/pic/753b0f59gx6Dgprd2fN83][img=0,265]http://s4.sinaimg.cn/mw690/753b0f59gx6Dgprd2fN83&690[/img][/url]
[b]2007年8月份是转折点[/b],之前期现价差没有明显、持续时间较长的规律;之后豆粕现货处于升水状态,并且这种价格结构一直持续到当前。[/p][p=21, 2, left] [/p][p=21, 2, left][b]1.2豆粕期货价差分布[/b][/p][p=21, 2, left][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ac99ffb10102uvye&url=http://album.sina.com.cn/pic/753b0f59gx6DgpAJAnt77][img=0,288]http://s8.sinaimg.cn/mw690/753b0f59gx6DgpAJAnt77&690[/img][/url]
同样,07年8月份之前,豆粕不同月份合约之间价格的强弱高低状态并不稳定。但07年8月份之后,豆粕市场近期合约价格水平最高,而最远期合约价格水平最低,近高远低的价格分布格局明显。[/p][p=21, 2, left][b]根据以上的数据跟踪,我们不难发现,2007年8月份之后的豆粕市场处于反向基差结构中,即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期货近月合约价格高于远月合约价格,近高远低的价格结构明显。[/b][/p][p=21, 2, left][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ac99ffb10102uvye&url=http://album.sina.com.cn/pic/753b0f59gx6DgpLvgBc9a][img=0,363]http://s11.sinaimg.cn/mw690/753b0f59gx6DgpLvgBc9a&690[/img][/url]
[b]2.1 豆粕现货供应处于油脂厂控制下的“供应紧张”状态
[/b][/p][p=21, 2, left] 在最近两年多的时间里,现货市场上的豆粕价格表现坚挺,油厂的限售、限产、停机等措施,在豆粕市场上营造了一个“供应紧张”的状态,有效支撑着豆粕价格。
油脂厂对豆粕价格的有效控制,究其原因:
1、主要是国内油脂行业高度集中
2、企业管理[b]从营销抢占市场为主逐渐转变成压榨利润管理为主[/b][/p][p=21, 2, left] 豆粕市场处于油脂厂控制下的“供应紧张”状态,价格仍将表现坚挺,高于同期的期货市场价格。
[/p][p=21, 2, left][b]2.2油脂厂的保值行为导致远期期货合约抛盘压力较大[/b][/p][p=21, 2, left][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ac99ffb10102uvye&url=http://album.sina.com.cn/pic/753b0f59gx6Dgq01da4dc][img=0,267]http://s13.sinaimg.cn/mw690/753b0f59gx6Dgq01da4dc&690[/img][/url]
这体现在期货成交和持仓上面,豆粕持仓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大量增加,成交非常活跃,已经成为豆类产品中的最活跃品种。从具体期货席位持仓情况看,以中粮系为主的保值席位,空头前十名的净空持仓,一般占豆粕单边持仓的40~60%,给盘面带来较大的卖压。
[b] 同时,根据我们的跟踪观察,豆粕卖出保值主要集中在远月合约上面,这主要是与4~6个月的外贸进口时间周期相匹配,同时给保值运作以足够的运作时间。而随着交割月的临近,保值盘一般都会平掉近月持仓,并在远月上增持头寸,这就很容易造就豆粕近强远弱的格局。
2.3豆粕的交割制度对卖方有利,不利于买盘的介入[/b][/p][p=21, 2, left]豆粕交割制度上面,对卖方相对有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交割库问题;
二是配对交割问题;
这两个主要的因素,限制了消费买盘的介入,从而使期货市场买方处于相对的弱势低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看多买盘在期货市场上的力量。 [/p][p=21, 2, left] [b]上述原因使豆粕现货市场价格维持坚挺,同时企业在期货,特别是在远月合约上的保值,压低了期货价格,导致豆粕市场出现为持续存在反向基差的结构。期间,保值和投机资金的分布及移仓情况,可能会改变短期价差变化的趋向,但很难改变基差反向的长期格局。
豆粕市场的反向基差结构,除了明显的近强远弱特点外,基差的变化还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另外,资金(持仓)在不同月份上的移动,也会直接影响的基差的变化。[/b][/p][p=21, 2, left] [/p][p=21, 2, left][b][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ac99ffb10102uvye&url=http://album.sina.com.cn/pic/753b0f59gx6DgqlHgWua2][img=0,360]http://s3.sinaimg.cn/mw690/753b0f59gx6DgqlHgWua2&690[/img][/url]
[/b][/p][p=21, 2, left]3.1基差变化的周期性规律
[/p][p=21, 2, left] 从市场价格运行的情况看,豆粕基差的周期性规律主要表现如下[b]:(1)豆粕1月和5月合约价差走势图(价差=1月-5月)
[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ac99ffb10102uvye&url=http://album.sina.com.cn/pic/753b0f59gx6DgqtwgSA88][img=0,347]http://s9.sinaimg.cn/mw690/753b0f59gx6DgqtwgSA88&690[/img][/url]
(1)豆粕1月和5月合约价差走势图(价差=1月-5月)[/b][/p][p=21, 2, left][b] [/b] 数据剔除了从1月至5月的数据,主要对比的是每年从6月份至年底的数据。主要表示在1月份交割之前,随1月份临近交割,1月和5月的价差变化。
从上图可以看到,在2007年下半年开始,随着1月份临近交割,二者的价差呈扩大的趋势,并且持续了三年。
[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ac99ffb10102uvye&url=http://album.sina.com.cn/pic/753b0f59gx6DgqDm0J7ed][img]http://s14.sinaimg.cn/mw690/753b0f59gx6DgqDm0J7ed&690[/img][/url]
[b](2)豆粕5月和9月合约的价差走势图(价差=5月-9月)[/b][/p][p=21, 2, left][img=690,356]http://s8.sinaimg.cn/mw690/753b0f59gx6DgqIIZsH87&690[/img][/p][p=21, 2, left] 数据剔除了从5月至9月的数据,主要对比的是每年从10月份至下一年内4月的数据。主要表示在5月份交割之前,随着5月份临近交割,5月和9月的价差变化。
从上图可以看到,在2007年7月份之后,随着1月份临近交割,二者的价差呈扩大的趋势。[/p][p=21, 2, left][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ac99ffb10102uvye&url=http://album.sina.com.cn/pic/753b0f59gx6DgqROGhZ03][img=0,87]http://s4.sinaimg.cn/mw690/753b0f59gx6DgqROGhZ03&690[/img][/url]
[b](3)豆粕9月和下一年度的1月合约的价差走势图(价差=9月-1月)[/b][/p][p=21, 2, left][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ac99ffb10102uvye&url=http://album.sina.com.cn/pic/753b0f59gx6DgqVR5MY18][b][img=0,386]http://s9.sinaimg.cn/mw690/753b0f59gx6DgqVR5MY18&690[/img][/b][/url]
数据剔除了从9月至下一年度1月的数据,主要表示在9月份交割之前,随着9月份临近交割,9月和1月的价差变化。[/p][p=21, 2, left] 从上图可以看到,在2007年下半年之后,随着9月份临近交割,二者的价差呈扩大的趋势。[/p][p=21, 2, left][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ac99ffb10102uvye&url=http://album.sina.com.cn/pic/753b0f59gx6Dgr1g29A0a][img=0,78]http://s11.sinaimg.cn/mw690/753b0f59gx6Dgr1g29A0a&690[/img][/url]
[b] 综上表现,豆粕期货价格在2007年之后,近月合约价格会随着交割月的临近,其走势明显强于远月,从而使基差呈扩大的趋势。一般来说,明显的扩大趋势,会出现在较近月份交割前5个月左右;基差的相对高位会出现在交割月前2个月之后。
[/b]
[b]3.2基差变化与移仓的关系分析
移仓对基差的影响,更多是保值企业往远月转移空头头寸,导致近强远弱的一个体现。下面,我们以组合(1月-5月)的基差和持仓的变化对比来进行分析:
[/b][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ac99ffb10102uvye&url=http://album.sina.com.cn/pic/753b0f59gx6Dgr6Zpfwbe][img=0,400]http://s15.sinaimg.cn/mw690/753b0f59gx6Dgr6Zpfwbe&690[/img][/url]
在我们统计跟踪的数据中,不同月份的持仓变化对基差的中期趋势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如上图所示,在组合(1月-5月)的近三年表现情况看,随着近月持仓的减少、远月持仓的增加,基差呈扩大的趋势;基差的快速走高,通常出现在远月持仓超过近月持仓之后;而在后期,随着远月合约持仓的见顶回落,基差会在近月交割前2个月内创出高点,之后逐步回调。
[b]总的来判断,豆粕基差的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规律:
一是时间周期:随着近月交割的临近,基差将持续走强,时间周期在近月交割前5个月至交割前1个月。
二是资金推动:保值盘的不同月份的分布及移动,会导致不同月份的强弱分化,而保值盘在远月保值的行为,导致了近强远弱的格局。[/b][/p][p=21, 2, left] [/p][p=21, 2, left][b][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ac99ffb10102uvye&url=http://album.sina.com.cn/pic/753b0f59gx6Dgri8Fet25][img=0,358]http://s6.sinaimg.cn/mw690/753b0f59gx6Dgri8Fet25&690[/img][/url]
4.1反向基差套利机会[/b][/p][p=21, 2, left] 根据前面的分析,豆粕存在明确的反向基差结构,且价差波动规律性明显,给我们提供了较优的套利投资机会:买近卖远的反向基差套利
套利投资组合的建立:选择一个活跃性较高的近月期货合约,该合约的持仓呈下降趋势,且属于离交割月还有5~6个月的时间,进行买入操作;同时选择一个成交和持仓都在逐步提高的相对远月合约,进行卖出操作。[/p][p=21, 2, left] 套利投资组合的平仓:根据价差规律分析,该投资组合的平仓有两个标准:一是时间条件,在较近合约交割前1~2个月,是平仓的较优时机;二是价差条件,远近合约价差在200~300点区间,是较优的平仓价差点位。
[/p][p=21, 2, left][b]4.2套利盈亏前景分析[/b][/p][p=21, 2, left]A、建仓区间: 在0~100点,平均成本控制在60点以下
B、盈利目标区间: 在200~300点,平均平仓点位控制在250点附近。
每基本组合盈利在150~200点,盈利率在 25~33%。
C、预计持有时间: 3~4个月
D、止损点位: 价差低于-50点,控制最大亏率比例在16%
[b]4.3套利投资风险状况分析[/b][/p][p=21, 2, left]根据对市场的分析,可能会导致反向基差结构出现变化的情况有:
[b](1)交割制度出现改变,使买方具有介入的积极性。
[/b]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将会改变期货市场多空力量分布,对反向基差套利的影响会在两个方面产生:一是可能改变反向的基差结构,这方面我们判断可能性比较小,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内油脂厂和豆粕下游需求方的实力对比差距很大;二是压缩反向基差的波动幅度,这需要分许具体情况,才能作出具体的判断。[/p][p=21, 2, left][b](2)油脂厂的保值模式发生变化,保值卖盘向近月集中。
[/b] 油脂厂远月保值的模式,是反向基差结构存在的基础之一,如果出现变化,有可能会导致豆粕基差结构的根本性变化,应该密切关注。[/p][p=21, 2, left][b](3)油脂厂对现货价格的把控能力弱化,市场竞争剧烈。
[/b] 豆粕现货维持升水,同样是反向基差结构存在的前提。这一情况,主要依托于油脂厂对现货价格的把控能力。只要不出现恶性竞争,估计在可预见的将来,出现呢这一情况的可能性很低,但仍需关注。
[b](4)大豆远月进口成本较现货/近月大幅提升,导致远月价格大幅走高。
[/b] 油脂厂的压榨利润管理,绝对了豆粕价格与进口大豆成本息息相关。因此,如果进口大豆远期成本较近月大幅提成,将会导致远月豆粕价格走强,从而改变豆粕的基差结构。[/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