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听期货论坛's Archiver

C
+
+


 微信: QQ:

龙听 发表于 2018-5-17 22:58

橡胶市场套利

[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6px]套利的本质[/size][/font]
[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4px][p=30, 2, left]在传统的教科书上,套利指的是是同时买进或者卖出相类似的两个证券。利 用两个证券的价差变化来获取利润。套利交易,从根本上来说,是价差交易。[/p][p=30, 2, left]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套利存在无风险和有风险两种形式。要做到理论上完 美的无风险套利,几乎是不可能的。就拿最简单的无风险套利例子来说,跨期套 利。买入近月,卖出远月,扣除资金成本和仓储成本以及其他费用,妥妥的可以 知道一次套利能够获得的利润大小。但是如果牵涉到现货领域,就有可能在近月 接到的货不能转抛到远月。就拿橡胶来作为例子,至少有两种情况可能使得这一 套利不能够最终顺利完成。其一,是无法通过 90 天的质检规定,尽管在现实操作 当中,极为罕见。但我们仍然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接到的货正好在 90 天内无 法通过质检。另外一种情况是接到不知到期日为何日的烟片。因为烟片的有效期 是商检证颁发过后 18 个月。[/p][/size][/font]

[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6px]橡胶市场套利的意义[/size][/font]
[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4px][p=30, 2, left]套利对于投资者来说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套利的波动相对于单边而言, 要小很多。(当然不排除有个别时候,由于两个合约分别向两个方向变动,导致套 利的变动甚至可能超过单边的变动。但那种情况极为少见。)因此投资者可以在操 作上可以相对稳定,不需要进行频繁的止损或者止盈操作。第二,由于橡胶相对 有色等期货品种而言,在成熟度上海不够,因此给套利者留下广阔的套利空间。 这部分不合理的利润空间,需要套利者的加入来进行纠正。套利者的行为,最终 将使得市场变为正常化。第三点,对于套利者而言可以获得相对稳定,风险相对 低的回报,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条件下,通过调整资金杠杆比例,还可以进一步 放大收益率。[/p][/size][/font]

[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6px]橡胶市场的套利模式[/size][/font]
[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4px]1. 期现套利(标准套利和非标套利)[p=30, 2, left]按照传统的期现套利模式,实际上是在市场上买入可交割的仓单(或者直接 买入现货然后制成仓单),然后等待交割。[/p][p=30, 2, left][b]标准套利:[/b][/p][p=30, 2, left]如果现货(标准仓单)的价格和未来某一合约的价差比持仓成本(仓储成本 +资金成本+其他成本)高出满意的水平,则可买入现货(标准仓单),抛出远月合 约。持有现货直到远月交割,完成交货。[/p][p=30, 2, left][b]非标套利:[/b][/p][p=30, 2, left]对于橡胶来说,现货市场非常庞大:我国一年的天胶消费为 400 多万吨。但 是可交割的仓单数在二三十万吨之间。这就意味着你在仓单上可以操作的数量非 常有限。比如说你想做 5 万吨的套利,但是你却未必能够找到 5 万吨的仓单。从 这个角度来说,橡胶的投资商们在传统的期现套利模式之外,另外再发明了一套 期现套利模式,也就是市面上所说的“非标套利”。[/p][img=100,0]https://www.citicsf.com/zt/viewpoint/viewpoint-62/images/xian_17.jpg[/img]
[p=30, 2, left][b]非标套利的操作:[/b][/p][p=30, 2, left]当期货价格对现货(混合胶)价格的升水达到一定水平时(具体水平这个难以判定,主要可能是通过经验来判断),买入现货,同时抛出期货。等待期货价格 的回归现货。如果这个合约没能回归,那么就展期,等待下一个合约的回归。当 然,由于展期的时候会有价差存在,因此这里肯定也会同时损失一部分利润。期 货向现货回归的基本逻辑是:期货仓单具有有效期,期货仓单的价格,归根到底 是要接受现货市场的检验,是要流入现货市场的。[/p][p=30, 2, left][b]非标套利的风险:[/b][/p][p=30, 2, left]尽管我们可以笃信不疑,期货价格最终要回归到现货上来,但是这并不意味 着这种套利模式没有风险。风险之一是来自于追加保证金:由于期货是空头,当 橡胶价格上涨的时候,是需要补足现金作为保证金的。当然,与此同时,现货的 价值也是在上涨的。但是如果在现货市场上的盈利没有转换成资金,则在期货头 寸上的亏损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入场弥补,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风险之二是价差不回归。因为非标不能用于交割,所以价差不回归也是情理 之中。但是对于套利商而言,如果价差迟迟不回归,就意味着资金迟迟不能解套, 这也是相当痛苦的一个过程。如果最后扛不住,则要中间认亏离场。(比如说原先 价差是 2000 元/吨,但是后来价差没有回归,反倒继续扩大到 3000 或者 4000 元 /吨以上,那对于套利商而言就需要忍耐了)[/p][img=100,0]https://www.citicsf.com/zt/viewpoint/viewpoint-62/images/view-62-1_01.png[/img]
[p=30, 2, left]我们回过头来检验 1609 和混合胶的套利情况。[/p][p=30, 2, left]期货 1609 相对混合胶的现货升水,在 2016 年 2 月 22 日达到极值,为 2280 元/吨。而在此之后,期货的升水逐步走低。并且在 8 月 12 日以后,期货甚至开 始出现贴水,并且这一贴水逐步扩大,到 1609 合约的最后交易日,期货的贴水 竟然达到 905 元/吨。[/p][p=30, 2, left]假设说我们抓到极值点,也就是我们抓取到最高点 2280 元/吨,905 元/吨我 们也抓取到,那么整个套利在不考虑其他成本的前提下,获利达到 3105 元/吨。 当时混合胶的价格是 11500 元/吨,在不考虑杠杆的情况下,这个回报率已经达 到了 27%。如果加上杠杆的话,回报率还可以进一步提高。[/p][img=100,0]https://www.citicsf.com/zt/viewpoint/viewpoint-62/images/xian_17.jpg[/img]
2. 跨期套利[p=30, 2, left]对于橡胶市场而言,主力合约是三个,分别是 1,5,9 三个月。因此跨期套利 当然是围绕这三个合约进行展开。(其他合约由于流动性不足,很难作为交易对象 而存在)[/p][p=30, 2, left][b]1-5 套利[/b][/p][p=30, 2, left]1月和5月,在供应面上面对的形势大体相近。这是因为 1 月到 5 月之 间,国内基本上是出于停割期或者是相对低产期,另外加上需求上也是 相对平稳,供需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我们认为 1-5 价差回到正常区 间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也就是 400-500 元/吨之间是一个合理区间。 从历史统计的角度来说,我们也大致可以看出,1-5 价差回归到 400 元 /吨以上的频率是相对较高的。当然我们仍然不能排除有个别年份 5 月 出现贴水,甚至出现深幅贴水的情况。[/p][img=100,0]https://www.citicsf.com/zt/viewpoint/viewpoint-62/images/view-62-1_03.png[/img]
[img=100,0]https://www.citicsf.com/zt/viewpoint/viewpoint-62/images/view-62-1_05.png[/img]
[p=30, 2, left][b]1-9 套利[/b][/p]一般来说,1-9 套利可以对应两种方式。一种是反套,也就是买 1 月抛 9 月。 基本逻辑是:由于 9 月受到老仓单的压力,9 月会更弱,而 1 月由于只能交割新 仓单,可交割量要减少很多,另外又加上 1 月是国内的停割期,因此 1 月要更强。 但 1-9 反套的最大问题是如何选择入场点和出场点。(比如说当价差超过 1000 元 /吨的时候,是否可以做反套;当价差超过 2000 元/吨的时候是否可以做反套。我 们没有办法找到严格的标准,甚至连历史数据都不够可靠。因为很多历史记录都 在行情的发展当中被打破)即便从理论上来说,1-9 的反套也是有风险的。 另外一种是正套,也就是买 9 月抛 1 月。不过 1-9 的正套并非传统意义上的 交割套利,也就是说在 9 月上把货接下来转抛到 1 月上去。这种模式在目前上期 所的交割制度下是行不通的。因为由于 1-9 价差很大,9 月上能够接到的仓单一 定是旧仓单,无法在 1 月上进行交割的(否则卖家为何不自己在 1 月上抛,而要 把货抛给你呢?)所以如果做 1-9 套利,接下仓单的话,那么这部分货是一定要 转成现货,通过现货市场进行消化。也就是 9 月接下来的仓单就变成了非标。等 到次年期现价差的回归。 我们可以看到,1709 合约最高的时候可以升水老胶(15 年生产的胶)3500 元/吨以上。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1709 合约的升水在逐步递减。到最后甚至升 水降至 0,甚至还可能出现贴水。[img=100,0]https://www.citicsf.com/zt/viewpoint/viewpoint-62/images/view-62-1_07.png[/img]
[img=100,0]https://www.citicsf.com/zt/viewpoint/viewpoint-62/images/xian_17.jpg[/img]
3. 跨市套利[p=30, 2, left]跨市套利有两个市场可以借助。其一是日本东京市场,其二是新加坡市场。[/p][p=30, 2, left]我们不妨以日本东京市场作为例子说明。[/p][p=30, 2, left][b]下图包含了几个变量:[/b][/p][p=30, 2, left][b]沪胶价格[/b]
日胶价格
日胶进口成本(包含关税)
日胶进口成本(不包含关税)[/p][img=100,0]https://www.citicsf.com/zt/viewpoint/viewpoint-62/images/xian_17.jpg[/img]
[p=30, 2, left][b]基本假设:[/b][/p][p=30, 2, left]如果日本的橡胶,加上各种成本,进口到中国的价格,都要比上海的价 格还要低。那么日胶相对沪胶来说,必定要跌。[/p][p=30, 2, left]如果沪胶跌到日胶无关税进口到中国的成本还要更低,(这相当于到保 税区进行转口贸易的成本),那么沪胶相对日胶来说,必定要涨。 按照上述两个假设,我们可以画出比价图。变量分别是三个:[/p][p=30, 2, left]A:日胶进口比值:日胶进口成本(包含关税)/日胶(上限)
B:沪日比价:沪胶/日胶
C:无关税成本/日胶(下限)[/p][p=30, 2, left]当B值大于 A 的时候,表示可以做进口正套,也就是说可以买入日本胶卖出 沪胶。因为这个沪胶大于日胶进口成本(包含关税),表示进口有利润。[/p][p=30, 2, left]当B值小于 C 的时候,表示可以做反套,也就是说可以买入沪胶卖出日本 胶。因为这个时候沪胶低于无关税成本,表明在同等情况下,即便是做转口贸易, 我用国产胶的成本都要比进口来得便宜。[/p][img=100,0]https://www.citicsf.com/zt/viewpoint/viewpoint-62/images/view-62-1_09.png[/img]
[p=30, 2, left]新加坡市场同理可得。[/p][/size][/font]

[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6px]橡胶市场套利总结[/size][/font]
[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4px][p=30, 2, left]橡胶市场的套利空间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存在着不同类型的交易者。比如有 来自产业的交易者,这部分交易者会着眼于产业的基本面情况,关注于不同品种 的价差结构,他们是市场合理的纠正者。但是由于活跃性很高,同时也吸引了大 量的投机资金的进入。这部分资金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去关注价差结构,而只会 单纯的关注价格方向,因此可能会导致某些合约出现不合理的涨幅。[/p][img=100,0]https://www.citicsf.com/zt/viewpoint/viewpoint-62/images/xian_17.jpg[/img]
[p=30, 2, left]市场一定存在着偏差,这是套利能够进行的基本前提条件。比如说期现为什 么要回归?因为期货要转为现货,它要被现货市场接受,就一定要在价格上体现 它的优越性,形成期货向现货的一个贸易流。跨期价差为什么一定要回归?因为 交割制度的存在,导致现货可以在不同月份进行流动。内外套利为什么能够成立? 因为存在进出口的贸易流。所以我们可以发现,现货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流 动,是套利能够存在的基本前提条件。因此,对于套利者来说,一定要关注背后 贸易流的流动情况。贸易流的流动是保证价差向我们预期方向变动的最基本动力。[/p][p=30, 2, left]非标套利是对传统套利理论的有效突破,尤其值得投资者进行重点关注。[/p][font=微软雅黑][size=1.1em][indent][p=30, 2, left][b]作者:中信期货研究部[/b][/p][/indent][/size][/font]

[/size][/font]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