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在隐瞒什么……
今天我们是借助一段历史和一本书,来跟大家聊一个话题,就是中国历史的读法。你看“中国历史”这四个字,好像它是一个完整的概念的词,它是描述我们这个民族过去五千年的整个历程的一个宏观概念。z q7yI$Fmj_6U-Yi7G.k*R
但实际上呢,读历史的人都知道,哪有一个完整的中国历史呢?比如说日本史学大家内藤湖南他就讲过一句话,说唐宋为界,实际上中国历史是断成两截的,唐宋之前的中国和唐宋之后的中国,压根就是两个文明。当然这是日本人的说法,信不信由你。'SQqjRBW
但是有一般常识的人都知道,以秦朝完成中华帝国大一统为分界线,确实中华文明是断成两截的。就是一个封建制的社会,和后来一个帝制的社会。,JO#X{(YYbwyQ
以前学历史脑海中一直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上天突然把这个使命放在了一个叫秦国的这么一个政治实体的身上?而且借助了一个叫秦始皇的人,历史让他用一把刀把“中国历史”这四个字劈成两半,形成一道鸿沟呢?这个使命为什么落在他的头上?-j"Zp]7J4d2d
其实你回到两千多年前的那个时代去看,好像不应该落在秦国的头上。我们简单地给大家盘点一下,首先你论地盘大,当时地盘最大的是楚国,在当时已开发的文明地带的中国,楚国占一半的疆土,战国七雄,楚国占一半,剩下六家分其他一半。B`(z!I7i,w
'UitlFv
那如果是从经济力量上来讲,当时最富的是齐国,因为齐国靠海边,可以煮海为盐,而且它有非常发达的商业文明。而秦国是个穷国,它就是在今天陕西那一带,它是个老少边穷地区,在当时来看。那如果从军事上来讲呢,至少从我们今天这个故事的开头,也就是战国初年,七雄马上就要争衡的那个起点上来看,秦国的军事实力是不行的,至少跟它的老邻居,也是老冤家魏国相比,那就差得老远了。在战国初年,那是经常被魏国揍得是鼻青脸肿。
魏国当时训练出一支在中国军事史上都很有名望的一支军队,叫魏武卒。魏武卒的训练标准是什么?一个普通士兵要能够身穿三重重甲,带一支戟,还有一张弩,这张弩是开十二担弓的弩,而且身上要背五十支箭。还要能够背上三天的干粮,半天能够强行军一百里。
那个时候“里”当然比现在“里”要短得多,大概还不到一半,那也吓人啊,现代军队的强行军的标准,也不过是一天50公里。所以那个时候的军队,他的那个体能训练已经达到这样的水准,那秦国是白给的嘛。
那你从文化地位上来看,秦国也差得很远,甚至很多中原的诸侯根本就不带它玩。因为秦国的先祖是给周王养马的,又不是我们什么周天子的亲戚,又不是什么重臣,你不就是一个养马的吗?说白了,玉皇大帝看弼马温什么眼神,当时中原诸侯和周天子看秦国就是什么眼神。CP y;bX'M*K{#|
PU7B)M0t+`E R
当时我们就知道,春秋五霸那些霸主,不是霸王,就是霸主,就经常搞会盟,就有点像今天经常开一些APEC会议,大家各国的领导人一起穿个奇装异服、民族服装站那儿拍照片。这种照片是从来不会带秦国的人玩的,因为你跟我们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你属于化外之邦。说不好听一点,就是蛮夷。%tqE$s2r6|c?6c
N s M f(qH!?J5N
我们都知道,秦国早年历史上有一个叫秦穆公,这是一个谥号了。其实在山东的,就是其他六国的这些诸侯看来,什么秦穆公啊,你那个穆字是偷写的,我们管你叫秦谬公,和肃穆的穆那个字形有点像。}$H%V e4NV
gl1Yn(ou)Av
为啥管他叫秦谬公呢?因为这家伙,其实秦穆公这个人挺有意思的,以后有机会跟大家讲。秦穆公死了之后,拿一百七十个人给他殉葬,其中还有他三个最喜欢的大臣,说我这得死了,你们得陪我,也给杀了。所以这件事情对于山东的那些国家,当时山东不是今天那个山东,就是秦国以东的那些六国看来,这都叫笑话,野蛮人嘛,就笑话他们,所以在文化上也没地位。
*I#]4V7v%u @
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到最后,统一全国的反而是这个秦国呢?我们读过中学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个得表扬一个人,叫商鞅,商鞅变法。商鞅变法这个故事,今天简单给大家讲一讲。
EZS[S$P4HR
商鞅变法其实就是三条,第一条是土地私有,这个土地你们自己家的,叫废井田、开阡陌。你自己种的,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BCTL U~ Kb4[fd
第二条叫编户齐民,把所有的人组织起来,变成一个大机器上的螺丝钉。9x:j5W&{`J?3O*v,o
第三叫二十等爵制,就是把你们的所有的战场上的战功,比如说砍一颗头,就能够折算国家给你的福利,砍一颗头叫一级,然后国家就给你一个爵位,然后再给你一定的土地,等等,说白了就是这三个东西。a%YT3XF(e(\7k/D){Z
如果你要按照当代人的这个常识来判断,当时商鞅变法就是我们三十多年前搞的土地联产承包家庭承包责任制。如果你还不熟悉这个词,你可以想想今天的富士康,就是能把一个一个的工人用一个庞大的集体组织起来,变成一个有战斗力的,有效率的战争和生产机器,这就是商鞅变法干的事。~s m![@+?@*Wz1y
t8euAp![1aXA?
确实是这样,前几年我们看那个电视剧,叫《大秦帝国》,后面还有一套小说,就是从这个角度来写秦国崛起的,商鞅变法的重要性。;Y'y+Yp5TW[~
u,Vn&gYqh"R
可问题是,这拍电视剧的和写小说的,它倾向于把当时的历史情景过度地戏剧化,写秦国君臣怎么样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山东六国那叫一团漆黑,不思进取。但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怎么会是这样呢?一个国家强盛,其他国家也不是吃素的,也得奋起直追好不好?
更何况,当时的变法潮流其实并不起于秦国。最早搞变法的是魏国的丞相,叫李悝,这个人写了一部叫《法经》,这部书被称之为叫中国的“十二铜表法”,跟同时代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齐名。后来所谓的商鞅变法,是商鞅带着这套《法经》跑到秦国去交投名状,当了秦国的丞相,才在秦国搞的变法,所以学得是魏国。n4l_;fYUL~L d
~6s\i3U},Ed O"[X@S9d
其实楚国也有变法,叫吴起变法,吴起跟李悝在魏国是同时代的人,后来受排挤,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哥们儿向南走,就去了楚国,也学李悝搞了一套楚国的变法。当然他有一些新创的招法,这些招法又被商鞅学去,比如说吴起发明的十五连坐制,后来就被秦国人学走了。[K9A0f]XAdQUu
所以说明在战国时期搞变法,这是一时之风气,不是哪家之发明。所以从仅仅商鞅变法这一个角度,其实是很难解释秦国的崛起的。
当然也有人说,那山东六国的变法都搞失败了,你看吴起最后不都被杀了吗?那商鞅的下场是什么?不也是被杀掉吗?所以贵族的反扑,那也是各国的一个通例,这一点不足为奇。所以解释秦国的崛起,确实我们还需要一个更为完满的角度。
Lv~ KZ_
那现在历史学家,则把整个历史谜面的重心放到了一个人身上——秦始皇的身上。
QAP6o1[8t(GC!_
其实秦始皇这个人特别有意思,他在中国历史上其实是一个不得了的人物,开天辟地,他创造的一个帝国制度,影响了后来两千多年。毛主席诗词里面讲,百代犹行秦政法。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我们对他的了解又是何等的稀少?
关于秦始皇的故事,其实我们就知道两部分。第一部分呢,还不是他个人的私生活,而是他爹那一代人的私生活。我们都知道,秦始皇其实不是他爹生的,是吕不韦生的,他妈赵姬是个破鞋,到处乱搞男人,养了一大堆面首等等,一大堆狗血故事,里面充满了各种色情、暴力和阴谋。这个也是拜各种电视剧之赐,现在老百姓对这一拨特别感兴趣。
M:xqvJTOM-e&|(c
可是关于秦始皇本人呢?私生活你也不是很清楚,他的历史的功业也不是很清楚,好像一眨么眼,他就统一六国了。就像李白写那个诗嘛,“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就这一句话,好像就把秦始皇写尽了,我们仅仅是粗略地知道大攻灭六国的大致顺序,其中他有什么样的政略,有什么样的战略,其实我们都一概不知。;B&Uc#Xk&HC
这要怪谁呢?要怪就怪司马迁。因为司马迁写《史记》,这本书是我们现在了解战国后期秦国历史的一个基本蓝本,其他的材料基本没有,对吧?可是《史记》成书在什么时候?是公元前99年,那距离秦国统一的公元前221年,这中间可差120年。这120年什么概念?就相当于站在今天谈120年前的甲午战争。
所以你不能说回家问问老人吧,对吧?老人也不知道120年前的事。所以站在司马迁写《史记》的角度,其实很多资料也已经不在了。这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我们经常说中国历史是一个没有间断的、完整的历史,其实不是这样,很多先秦的历史其实是大段大段地在缺。9`[!m4J+c3o
*D*P*U r{%vN
比如说,在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这一段,整整六七十年的历史,其实就蒸发掉了。因为我们知道,春秋的史书主要是两部,一部是《春秋》,一部是《国语》。春秋结束在公元前479年,就是孔子西狩获麟这么一个历史事件之后,春秋就没有往下写了。+^(Kvpl
z}l2iC Ul
还有一部书叫《国语》,《国语》是终结在勾践,就是越王勾践这个很著名的人物的故事身上。那这个终结在哪儿呢?公元前473年。可是到了战国时代,我们知道它的起点是三家分晋,三家分晋就是《资治通鉴》一开始写的,这是公元前403年。请问这中间六七十年的历史上哪儿去了呢?没有资料,没有史书。所以历史学家面对这样的一个历史黑洞,其实很头疼。
我们讲的秦始皇的历史有点类似,你说大致的脉络有,《史记》里面有。可是写这一大段,秦王扫六合统一天下,这么重要的历史事件,司马迁没有用他的生花妙笔,就像我们在中学学语文课本,看像鸿门宴那样,当天怎么怎么着,几点几分谁干了什么,没有那么细致地描写,就是一个大致的、非常粗疏的框架。|,Za4?R0Nx
为啥?按说司马迁执笔写《史记》,最重要的一段那不就是天下大变,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吗?可是为什么史料都没有呢?这也情有可原,因为司马迁写《史记》,他是根据当时西汉宫廷官藏的一些档案史料来写的,但是有些消失了,有些被烧掉了,我们都知道项羽烧阿房宫嘛,对吧?有些没准儿就被当时的政治人物刻意地隐瞒了。)[sK)tP+a#x
HLf}!i5a
为什么秦始皇这个人的大量史料没有被流传下来,他一定是被隐瞒了。那请问,他为什么要隐瞒?那我们能不能够通过当时留下来的蛛丝马迹重新还原历史真相呢?最近在《秦谜》这本书里得到了答案!
?6X.Yfr7G6I|
在这儿值得多说几句的是这本书的作者,叫李开元。这个人在中国史学界也是传奇般的人物,首先在学术的师承上,那叫根正苗红,他的授业恩师是中国史学界的大宗师,叫田余庆先生。那他自己呢?成名、做学问又是在日本,深受日本史学界的影响,精于考据,而且一丝不苟。
;WW,o{2?c3[E
更重要的是,李开元先生又是一个用脚做学问的一个学者,他考据的每一个事件,他都会回到当时的历史现场。这本书当中的很多图片,都是他自己拿照相机拍的!回到这本书的原点,秦始皇到底是一个什么人?他周边的那些迷雾到底有多少?
GU)B:tlG,z9]
比如说,现在都说秦始皇他爹不是那个叫公子异的人,也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而是吕不韦。这事吧,你作为街谈巷议的桃色新闻你可以说,但是你想想看,这可能吗?如果搞一点床上娱乐活动,跟吕不韦咱们共产共妻,那这孩子生了算谁的,这也无所谓。古人嘛,在这方面也比较通达。
Ea*EH3v(ki
可是作为一个王朝的继承人,在骨血的这个纯正性上,是不可能不讲究的。我们现在看《进化论》的一些书,那些猴它一旦当了猴王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不是我生的小猴全部给掐死,这是连猴都会的事。对于这么大的一个王朝,它在选择继承人上,它会选择一个在血脉上存疑的人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国古代古人的那个医疗知识即使再欠缺,不至于连这个都不知道嘛,只要留心,一点点疑问都不允许留,这一点判定还是比较容易的,所以这是一个谜团。.~j*Z/Z4bR~%fH'f
$Ed"Z W$p&y7S
另外,在秦始皇周边还有很多谜团。比如说,在秦国历史上有一个人叫成蟜,这个人《史记》上有,就那么几行字,他是秦始皇的亲弟弟,关于他的事就留下两件。第一,他曾经在出使过韩国,就是当时赵魏韩的那个韩国,不是今天的棒子国。
到韩国之后,外交特别成功,拿回来一百里地,就是一次出使。可是你一看成蟜的年龄不对,他当时只有15岁,一个15岁的人,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怎么可能获得这么大的外交成就,为啥?而且成蟜这个人后来领兵攻打赵国,临阵投降了,叛逃到赵国。那你作为贵戚,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
还有,秦始皇有20多个子女,可是在历史记载当中,居然就没有他的皇后。那请问,这个女子到底是谁?为什么有人刻意地从历史当中把这个人给删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