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听期货论坛's Archiver

龙听 发表于 2018-3-22 20:02

丁元恒成功投资的五个“超级生命密码”

引言
  1948年,丁元恒在山东出生,年幼便跟随父母远赴中国台湾。20岁读大学时,他就开始炒股,后远赴美国加州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毕业后前往纽约华尔街,成为高盛的一名股票操盘手。如今,他与妻子黄文华定居深圳,夫妻二人在自己的工作室里边培训学生交易技巧,边为自己的投资团队挖掘人才。
  丁元恒是一个对交易一往情深、对生活满腔热情的人。多年来,他遍寻名师,亲身考察40多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如今,交易不仅是他的爱好、事业,更如同起居饮食一般,自然而然地融他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成长于台湾,数学天才经历金融初体验
  1967年,丁元恒考入中国台湾辅仁大学商学院,“刚入学时,我像是一张白纸,对金融市场一无所知。当时入门老师向我介绍了股票和期货知识,我从那时起初步接触了金融学理论。”就这样,他迈出了50年交易旅程的第一步。
  然而,他的操盘经验最早来自大学时全班同学的“炒股运动”。“那个年代大家都比较穷,全班同学凑了几万元新台币开了个股票账户,全班同学都是账户的持有人,按照一定顺序轮流交易股票。每个同学都有选股自主权,当他所选的股票价格上涨时,他可以一直控制账户,但是当股票价格下跌时,他就必须将股票卖掉,并将账户转交给下一个同学。从大一到大四,我们的账户持续了4年。大学毕业前,账户获得了十几个点的利润。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这个账户实现了理论和实操的结合。”丁元恒回忆说。
  早在孩童时期,他就显露出数学天赋。大学选专业的时候,他曾考虑过报考数学系,发挥自己的专长,但是考虑到数学系的就业范围并不广,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后,他选择了当时比较热门的经济学系。他说:“经济学也会涉及很多数学知识,会学习微积分、计量学和统计学,既可以发挥我的数学专长,也可以与实际就业情况相结合,可谓一举两得。”
  他在日常学习之余很喜欢研究数学,大学期间就开始着手编写数学教材。1971年,大学毕业前夕,他编写的《数学科总复习》正式出版,此书出版时受到台湾媒体的赞誉。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专访时,他在工作室里小心翼翼地将这本书展示给记者,记者在翻阅这本深具厚重感的教材时发现,书的空白区域还有诸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志者事竟成”的警句,其传道授业解惑者的才华横溢早已初见端倪。
  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立即入伍。当时在台湾入伍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入伍,另一种则是参加军官考试。后者的通过率较低,而他不仅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并且凭借数学优势被分到炮兵部队,计算如何才能将炮弹射得更远、更准。两年后,预备军官到期,他的工作得到当时指挥官的大力赞许。“指挥官希望我能继续留在部队深入发展,但是当时的我一门心思想要去做交易。说到底,交易才是我的激情所在。”丁元恒说。
  追梦于美国,良好的交易习惯开始形成
  25岁服完兵役后,怀着对交易的满腔热情,丁元恒来到美国加州大学继续深造经济学。在校期间,他通过同学开始了解日本的红豆期货合约。那时华尔街有不少金融书籍,其中不乏一些专门研究技术分析的作品。他对技术分析十分着迷,通读多本技术分析著作,并将其应用到交易红豆期货的过程中。
  20世纪70年代,电脑尚未在美国普及。每晚收盘后,他便和同学拿着当日的K线图,利用自己所学的技术分析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房间内仔细研判,寻找买卖机会。从1967年开始炒股,到1977年下海做期货,他已经有10年的交易经验,但是在期货市场,他对风险的认识并不深刻。不过,凭借大胆的操作,他很快在期货市场赚到第一桶金。
  回忆40年前第一次期货交易经历,往事如同放电影一般,历历在目。“那个时候40万新台币可以换1万美金,我拿出50万新台币入场交易日本红豆期货,短短3个月时间就赚了300万新台币,相当于7万多美金。”丁元恒拿出本金后,以盈利继续操作。在交易初期,他坚持顺势交易,在上涨区间买入,虽然买得稳,但是存在买价偏高的问题。于是,他和同学讨论如何用更低的价格买入,以谋求更大的获利空间。萌生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将顺势交易转变为逆势交易,开始不断寻求抄底机会。
  刚开始时,他确实捕捉到了一些低价,抄底成功使他获得了更多的盈利和更大的快感。“在不知不觉中,我就滋生了抄底的习惯,一直寻求底部。有时候认为自己找到了底部,但是价格仍一跌再跌。由于自己没有树立严格的止损观念,只是一门心思想要赚钱,跌了之后赶紧补仓。两年时间,我就将之前盈利的300万新台币全部交还给了市场。”回忆这段往事,丁元恒不禁感叹,在期货市场中,交易者要学会谦卑、谦卑再谦卑。当你骄傲自满时,就一定会被市场修理。
  这段经历算是他在期货市场交的第一笔“学费”。从读书期间对日本红豆期货的交易中,他初步树立了“风险第一、利润第二”“保本第一、利润第二”的交易理念,这种理念一直伴随他的交易生涯。
  从加州大学博士毕业后,31岁的丁元恒在美国报纸上看到高盛的招聘消息,满怀激情来到纽约,凭借多年的交易经验,很快通过面试,在几百个竞争对手中成功突围,成为高盛的一名证券操盘手,也是当时二三十个盘手中唯一的华人。
  “进入高盛之后,我们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共半年的培训期。在培训期间,每个人账户里有50万美元的虚拟资金,公司通过不间断地模拟盘交易训练我们。模拟盘赚不了钱,公司会对你的能力产生怀疑。要知道,公司人才库中不仅有我们这些正选生,还有备选生随时等待着填补空缺。一旦培训期间造成较大亏损,或者不遵守交易纪律,就面临着被替代的风险。”丁元恒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在正式入职高盛后,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高盛严格的训练和无尽的会议。
  “高盛的会议非常多,每天不仅有晨会,还有周会以及月度报告。那时高盛要求9点上班,交易员要提前一个小时到场,和投资总监一同开小组会议,拟定交易策略。交易员要筛选出自己认为合适的股票,并向投资总监做口头报告,还要告诉投资总监为什么要买这只股票,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点买这只股票。”丁元恒直言,高盛的管理模式和服兵役时的军事化管理有很多相似之处。在高盛多年,他养成了严格自律、重视纪律、重视团队合作的习惯,这对他的交易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倾心于期权,精通技术分析是盈利秘诀
  高盛之后,丁元恒回到中国台湾,致力于股票和期权交易。在他看来,期权投资难度高、专业性强,内地期权交易起步相对晚,投资者对期权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首先要明确对期权的认识,期权的概念和股票、期货不同,期权里并不是买就是做多、卖就是做空,期权的买方和卖方都可以选择做多或者做空。期权买方可以买看涨期权做多、买看跌期权做空,期权卖方可以卖看涨期权做空、卖看跌期权做多。”丁元恒强调说,期权是一种会随着时间消逝而逐渐归零的权利,这和早期的权证很像,属于一种消耗型资产。投资者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绝对不可以把期权当股票、期货来操作,套牢不卖会损失惨重,随着时间逐渐到期,期权金最后会全部归零。需要注意的是,不论买方还是卖方,期权和做股票、期货一样,拥有止损机制,不是交1万元权利金就必须输光。
  他认为,技术分析是主宰股票、期权等投资输赢的关键。“不管你做股票、期货还是期权,一定要精通技术分析。通过技术分析,判断大盘是大涨还是大跌,是缓涨、缓跌还是盘整,知道趋势反过来才能制定出合适的策略。”丁元恒进一步指出,要想通过期权盈利,技术分析占七成,交易策略只占三成。交易策略用得再顶级,也是只赚小钱,顶级的技术分析配合合适的策略才能实现真正盈利。
  “假如长时间盘整后时空共振出现,期权价格将会大涨或大跌。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可以选择宽跨式策略,这种策略由相同到期日、协议价格不同的一份看涨期权和一份看跌期权组成,适合预期标的资产价格有大幅波动,但不能确定方向的投资者。”丁元恒向期货日报记者举例说,假如通过技术分析判断最近价格出现盘整状态,期权价格不会大幅波动,因为时间价值的存在,选择做买方大概率会输,这时应该选择做卖方。如果你知道大涨、大跌还是盘整,才会思考应该选择价差交易、单式交易还是宽跨式交易。把技术分析学精学透,配合交易策略和良好心态,是期权交易的制胜法宝。
  多年来,他活跃在大大小小的金融论坛和企业家论坛上,分析国内外宏观形势,不计报酬、力图向投资者普及金融知识、身体力行地践行着投资者教育工作。“之前50ETF期权推出的时候,期货公司请我去讲期权,我听到期货公司自己人讲期权知识,里面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有误导投资者之嫌。所以我去北京、上海、杭州演讲,不计报酬想要将投资者风险教育普及,凭借一己之力,为国内期权建设添砖加瓦,做一点自己的贡献。”丁元恒说。
  基于26年来的海外期权投资经验,他认为,国内市场要做好商品期权,必须提高商品期权的流动性。对此,他提出了三点见解:一是降低投资者的交易门槛;二是降低交易手续费;三是交易所要和期货公司相互配合,向投资者普及期权知识,进行投资者风险教育。
  “不同于一些期权比较发达的国家如印度、韩国和美国,国内白糖、豆粕商品期货、期权的开户门槛是10万元,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中小散户交易期权的可能性。商品期权稳定起步后,希望未来交易门槛能降到5万元、2万元甚至零门槛,期权的流动性才会逐步提高。”丁元恒建议,若是降低交易手续费,则能够吸引更多的交易者参与到市场中去。同时,让更多的投资者认识期权,提高投资者参与期权的积极性,增强交易信心。
  他一再强调,期权市场是一个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市场,个人投资者应学习了解后再逐步进入,切忌盲目介入市场。
  养成年轻态,在实践中练就坚强的意志
  70岁的丁元恒是家人、朋友眼中逆生长的“老顽童”。他的妻子黄文华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丁元恒生活中特别随和,待人接物真诚亲切,对生活怀着无限激情,经常和年轻人打成一片。他的逻辑异常清晰,记忆力很好,对盘面的高低点如数家珍,几十年都不会忘记。不仅如此,他生活中物品摆放也井井有条,有时候我找不到的东西,他总能快速找到。”
  在与丁元恒的沟通过程中,记者也惊讶于他强大的记忆力。虽然已到古稀之年,但他头脑反应敏捷、逻辑性强,几十年前的行情依旧能信手拈来。
  1988年9月24日,星期六(6.73 -1.75%,买入),也是中秋节。“那时台湾周一到周六都是交易日,周六下午收盘后,台湾财政部忽然宣布从次年1月开始,炒股要交20%的证券交易所得税。”丁元恒回忆说,闻此消息,很多投资者月饼都难以下咽。周一立即引发了股市大跌,大盘从8700点跌到5000点左右,几乎所有的股票跌停,股市1000多亿新台币资金忽然间降到不到10亿新台币,流动性接近枯竭,人心惶惶,直到该政策被取消。”
  此外,他每天必须做的两件事是看盘和看书。尽管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交易,他每天还是会坚持看一些交易方面的书籍来修炼内功,涉及交易心法、交易心理学的书籍更是他的心头好。
  “在期货行业中,从来都不会有人一帆风顺,所以一定要沉下心学习。现在很多做期货的人靠做某个波段一朝成名,但是能否长远持续稳定获利,还要打一个问号。”丁元恒认为,交易员成功70%的因素来源于心态,这种心态的修炼方法主要是实践过程中反复被市场教训。他说:“从书中可以窥探出一些世界顶级操盘手的心路历程,包括赢时的总结、输时的反思以及东山再起前的煎熬。练就坚强的意志并非一朝一夕,而这些书籍会在交易过程中不断给我启迪、给我力量。”
  多年的交易经验让他总结出自己成功投资最重要的五个“超级生命密码”——超级孝亲、超级尊师、超级诚信、超级爱心和超级感恩。“交易是与自己的心态做斗争,与自己的人性做斗争。从某种意义上讲,交易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历练,是一个不断在否定和肯定、失与得之间转换、寻找自我的过程。”丁元恒说。
  值得一提的是,他和妻子黄文华常常夫唱妇随,他参加演讲时,也经常能在台下看到黄文华的身影。作为丁元恒生活中的贤内助、事业中的合伙人,黄文华巾帼不让须眉,在股票操盘方面经验丰富,不仅自己做交易,也培养了大量的操盘手。
  2013年,他们的投资团队成立,至今3年时间过去,团队中核心成员既有国外的优秀人才,也有自己培养的学生,通过高频程序化和期货套利策略交易美国和中国台湾的期货、期权。如今,他准备将这种期权套利策略应用于国内市场的商品期权交易。
  据丁元恒介绍,他的程序化交易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根据技术分析选择买卖点,另一种则是高频交易,不看重技术分析,重点在于电脑自动捕捉趋势。他说:“从概率上讲,这一分钟价格有向上的趋势,通常还会延续几分钟上涨的趋势,这样高频交易就进去了。高频交易不追求高收益率,每次差不多盈利2—3个点,系统就会自动平仓。”
  “然而,高频交易的关键点在于准确率和速度。例如,在一张铺着白布的桌子上撒一些芝麻,一群人来捡芝麻,相同时间怎样比别人捡得多?第一要抓得准,第二要速度快。交易策略也是这个道理,一个有效的交易策略需要兼顾准确率和速度。”丁元恒表示,高频交易一天要交易好几千手甚至好几万手,所以这也决定了它手续费极高的特点。一个好的交易策略不仅要带来盈利,而且这部分盈利还需要覆盖极高的手续费。
  通过交易,他实现了财富自由、家庭和谐。多年来,他始终心系金融市场,身体力行投资者教育工作。无论是在大学课堂还是金融论坛、企业家论坛,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在体现人生价值的同时,通过转移部分财富,他更是落实了社会责任。“我会将盈利的5%用于慈善,我的学生也会受到影响,将慈善事业带给更多人。”丁元恒说。

页: [1]